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二十四章 庖丁解牛(第 2/2 页)

    “厨师给文惠君宰杀牛牲,分解牛体时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砉砉的声响,快速进刀时刷刷的声音,无不像美妙的音乐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又合于经首乐曲的乐律。……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喜好的是摸索事物的规律,比起一般的技术、技巧又进了一层。我开始分解牛体的时候,所看见的没有不是一头整牛的。几年之后,就不曾再看到整体的牛了。现在,我只用心神去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观察,眼睛的官能似乎停了下来而精神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行。依照牛体自然的生理结构,劈击肌肉骨骼间大的缝隙,把刀导向那些骨节间大的空处,顺着牛体的天然结构去解剖;从不曾碰撞过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何况那些大骨头呢!优秀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如今我使用的这把刀已经十九年了,所宰杀的牛牲上千头了,而刀刃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牛的骨节乃至各个组合部位之间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几乎没有什么厚度,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所以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刀锋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虽然这样,每当遇上筋腱、骨节聚结交错的地方,我看到难于下刀,为此而格外谨慎不敢大意,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牛体霍霍地全部分解开来,就像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我于是提着刀站在那儿,为此而环顾四周,为此而踌躇满志,这才擦拭好刀收藏起来。’文惠君说:‘妙啊,我听了厨师这一番话,从中得到养生的道理了。’”

    第二部分,以庖丁解牛比喻人之养生,说明修真、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虚“有间”,方能“游刃有余”。

    事实上,“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游刃有余。

    余下为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听凭天命,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

    “修真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草共忧乐。”

    曾有修真前辈指出,修真必须有轻视外物的态度,这样才能够把风月当作奴仆一样来使唤。但同时又必须要有重视外物的态度,那样才能够与花鸟共同感受忧乐。

    庄周修真的中心,一是无所依凭自由自在,一是反对人为顺其自然,字里行间虽是在谈论养生,实际上是在体现作者的修真思想和生活旨趣。

    阅完《养生主》,求败继续阅读《德充符》篇。

    《德充符》篇的中心,在于讨论人的精神世界,应该怎样反映宇宙万物的本原观念和一体性观念。

    庄周在这里所说的“德”,并非人们通常理解的道德或者德行,而是指一种心态。

    他认为宇宙万物均源于“道”,而万事万物尽管千差万别,归根到底又都浑然为一,从这两点出发,体现在人的观念形态上便应是“忘形”与“忘情”。所谓“忘形”就是物我俱化,死生同一;所谓“忘情”就是不存在宠辱、贵贱、好恶、是非。

    这种“忘形”与“忘情”的精神状态,就是庄周笔下的“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五仙门 叩问仙道 彼岸之主 剑来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盖世双谐 过河卒 武圣!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仙人消失之后 阵问长生 魔门败类 剑啸灵霄 志怪书 修仙琐录 神话之后 山河志异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为龙之道 彼岸之主 中州录 九阴九阳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大夏文圣 不朽凡人 神话之后 仙逆 逆仙 遮天 过河卒 武圣! 志怪书 阵问长生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原来我是道祖 造化娲皇 卧虎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