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887.不想结婚(第 1/3 页)

    “不年轻了,不年轻了,都23了,很快就到而立之年了,你应该考虑一下个人生活的问题了。我听说,你四爷爷家的外孙女一直在你的公司里工作,叫什么来着?对了,明珏是吧?你们俩这不是挺近的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想要和爷爷说的?”

    老爷子笑眯眯的看着周方远。

    周方远却是无奈的捂着额头,他真是……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自己今年才23啊,还是虚岁,怎么着,就又要考虑婚配的问题了?

    这都什么年代了,现如今,三十岁结婚的人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自己今年才多大啊,结婚……真的是太遥远的词汇了。

    但是可能在老年人的心中,早点结婚才是正确的选择吧。

    其实众所周知的,古代人的结婚是比较早的。《礼记》一书提出古代婚假年龄男为20岁、女为15岁。但古代包含的朝代众多,每个阶段稍有不同。唐代规定“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明代则是“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嫁娶”;晋朝时期司马炎诏令,“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即是说,女子到17岁不嫁者,地方政府会找剩男进行婚配。

    古代女子结婚年龄早,大都在15-17岁左右嫁人,根据朝代不同而变化。唐太宗时期女性婚假年龄为15岁,汉代则在13-16岁之间,而在南北朝时期平均出嫁为13岁,其中陈宣帝的柳皇后,11岁就出嫁。

    之所以古代人早结婚原因,大概有几个原因吧。

    首先肯定是为了生育儿女,古代医疗条件差,并且疾病传播快,所以新生儿的成活率不高。这就使得国家的人口预备少,劳动力和军队能力就会削弱。冷兵器时代人数能决定很多东西,尤其是战争的时候。所以为了保证人口数量,尤其是新生儿数量,当时的国家和政府,嗯,或者说朝廷,当然是希望老百姓能早生多生的。而老百姓呢,则是受到社会习俗影响,加上现实劳动力的重要性,主观的,就愿意多生孩子,更加愿意早点生孩子,毕竟以古代的医学技术来说,对于现代人所谓的“高龄产妇”,放到古代,那基本上都快无法想象了。

    然后就是古代人寿命短,古代人生活环境相比现在恶劣,并且医疗条件跟不上,一场瘟疫就能夺走无数人的生命,这就造成总体的人群寿命短。这种情况连皇室都是一样的,更别提平民。所以因为种种原因,古代人呢,结婚往往都比较早。更早的结婚,更早的生育,在身体还能生育的时间里,尽可能的多生孩子,这是古代人的诉求。

    但是现代人他不同了啊。

    首先现代国家,现代政府,本身对结婚年龄,就有法律上的规定。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六条规定,国内公民结婚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当然了,在周方远所熟知的未来里,已经有人大代表在两会上提出改为“男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女不得早于十八周岁”。这与我国人口总量增长的势头大幅减弱,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明显减少,老龄化程度加深,群众生育意愿发生重大转变有关。

    可能有人会好奇,为什么人的生育观念会有变化?为什么国家会在政策上做出调整?

    很简单,因为国家的而发展阶段不同啊。

    在建国初期的时候,华夏大地才刚刚从几百年的屈辱史里走出来,人口损失严重,国家百废待兴,加上当时美苏对立,冷战加剧,我们的国家站在苏联老大哥身边,唇亡齿寒,自然需要迅速补充大量的人口,以应对各种各样的危机。所以在当时的那个年代,生孩子,是最正确的事情,生的越多越好,多到一定程度,甚至能得到国家和政府的表扬。但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全球迅速进入了和平期。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他喜欢你很久了 势不可挡 仵作惊华 温香艳玉 白色口哨 偷香 入迷 偏执狂 魔种降临 谁把谁当真 撒娇 刺青 最后一只瓢虫 丞相不敢当 娇瘾 俗人回档 夜行歌 不循(重生) 重生香江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