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第 4/4 页)
知道她们会被齐王所擒,她没有出面,仅将天策府的人引去截人,就让齐王暂退一步。既不断了齐王的后路,也不断了她的后路,却让她们差点就陷入了绝境。
她带着流年一同出现在牢房之中,时机还恰恰挑在齐王为难她们之时,好让她正好替她们解围,又让齐王看清了流年的立场。
既让她们对她感恩在心,乖乖的跟她回宫。又让齐王默默的咽下这哑巴亏,白白浪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却只是为他人做嫁衣。
她设计好这一切的,只等他们一步一步的跳进去。
就连齐王,也被她当成了棋子来用。
这位长公主殿下,当真是智深似海啊。
华笙想通了这些事后,由衷的赞了一声:“殿下果然是足智多谋,华笙佩服。”
这句佩服,是真的佩服。
就算是现在知道了这些事,也对她讨厌不起来,因为她确确实实帮了她们,而她们也确确实实的欠了她一份人情。
这坑,她跳的憋屈,却也跳的甘愿。
因为,她只能往下跳。
不然,她就要在齐王手中受尽威胁了。
流苏听到这话之后,赞许道:“华楼主果真是聪慧之人。”
不需要她解释什么,只需稍稍吐露一些信息,这华笙就能猜到许多事,确实是个聪明人。
迎上华笙那幽深的目光,流苏笑道:“皇上顽劣,近几日来总是不做功课,既然华楼主已被拜为太傅,那这段时日可就要麻烦你多费些心思了。”
华笙一愣,她本以为太傅之说只是为了让她们脱困,却没想到流苏竟真要她当这太傅。
“殿下,华笙才疏学浅,恐怕难当大任。”
“怎会呢,华楼主武功才智皆是上上乘,皇上若是能得你教导,定会收收这劣性的。”
“华笙乃江湖儿女,恐怕难登大雅之堂。”
“跟皇上讲讲江湖之事也是好的,他自幼在宫中长大,恐怕是不明白那些民间疾苦的。若是有华楼主教导,我应该放心许多。”流苏略一停顿,又意味深长的说:“况且,皇上对流年这些年在江湖中的遭遇可是感兴趣的很呢。”
流年,江湖之事,感兴趣。
这三个词组在一起,可以有很多种意思。可以是因为兄妹之情而关心,可以是因为政敌之女而忌惮,也可以单单只是对流年感兴趣。
这话,虽是说得隐晦,却也难掩一丝威胁。说是威胁,却又是点到即止,让人难生厌恶。
可偏偏,流年又是华笙的软肋。
华笙不知道流苏到底知道多少事情,她只是深深的望了一眼流苏,便道:“恭敬不如从命,华笙定会尽自己所学,好好教导皇上。”
流苏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如今你是太傅,齐王那边的事情,你大可放心,至少明面上他是不会怎样的。还有,我会寻个合适的时机,亲自护送你们回锦城。”
华笙无奈,却也无法拒绝。长公主这话的意思就是,只要她乖乖听话,她就可以用太傅这个身份在京城之中畅行无阻,有长公主与皇上的庇佑,不必担心齐王会有何刁难,至少明面上是不会动手的,但暗地里就不一定了。还有,只要长公主满意,她便会将她们安然送回。
反之,华笙若是拒绝,那就没那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