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王太后的意思(第 2/3 页)
卫华答应了一声,随着那名宫女退出内殿。而他后脚刚一退出,身后就立时有两个太监快步进入,去帮秦思扬更衣。
侍候更衣,只为了尽快更好的去见太后娘娘。
其实王太后叫秦思扬过她那去,也没什么大事。就是随便说了一说这几日早朝的事,灾情军情这些大事没言及一件,说的尽是些陈皮小事。大臣们报上的奏折,只要没言及拔款用银子的事,她都会按内阁的意思照准了。即没触动到大臣们的底线,也保住了自己最在意的事。
找皇上来商议奏本之事,不大可能。要说他事,最大的无非就是采选秀女之事了,但是现在礼部忙于科举,内务府也人手不足,不好独自操办。采选之事,也早说过要再缓上一个月,等六月再做筹备。那再来还有他事?
秦思扬心中虽是疑惑不已,却也知必还有他事,不好去问,只能耐心等着。
果然王太后干巴巴的扯过一些奏本之事后,就开口问道:“月末的殿试,皇上打算如何策问贡生?”
秦思扬老实回道:“胡阁老和钟阁老都有替朕拟好了策题,朕想来,就按他们拟的来考,太后觉得如何?”
“嗯,胡阁老和钟阁老定下的,定不会差,哀家没异议。”王太后点点头,顿了一顿后,又道,“话说回来,皇上刚初登大宝,就逢遇上三年一次的科考。一切的准备上都赶了些,选上的士子,虽是多,却也参差不齐。哀家即答应了朝臣们,助皇上临朝听政,就不能让此番关乎新朝未来的大事随意而过。皇上还年幼,诸位大臣又无法代皇上想上心的,策问选才上皇上还是要自个多累心劳力的。因此哀家决定,贡生殿试那天,亲随皇上一同至保和殿,共同主持此次策问大考吧,无论多少,也好替皇上分担一二。”
秦思扬听言一惊,不敢相信的看着王太后。
殿试监考,是一件累活儿。说是由皇上亲自主持,可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帝王为了逃避这累活儿,找尽各种借口。现在秦思扬不找,是因为他不能找也不可找。但做为后宫之主的太后,竟也要亲自参与殿试监考,理由说得很冠冕堂皇,却着实不让人心生怀疑。
其实说到底,此次新科贡生,王太后最想招揽到的人,一为酷吏,二为军才。只可惜从送上来的各份考卷中,她没看出有几人是有这两方面的才干。心就因此有些懒了。
就在这时,田衡给她推荐了一个人,说此人颇有才干,人还长得极俊,身家虽低,但却可是驸马的上佳人选。说得很好,她却懒懒的,不愿多理。倒是田衡极力推荐,还费力的把李超尘的卷子重新找出,又命人去画来像,一起呈于王太后。
卷子是他人誊录过后的,王太后没从字迹上看不出此人的狂妄姿态。在初读此卷时,她只觉得此人的用词遣句上稍嫌过平,并不华美,没留下什么印象。此次重读,稍稍留了意后,却也觉得此卷上所言之事,所陈之词,倒也还有些水平,看着是个有头脑的人。有了这点好的印象后,再拿过画像来一看。只一眼,她这半百年纪的老妇人,就被迷住了。
“好模样儿,好模样儿,真真是个俊美至极的艳色郎儿。”王太后连连赞道,“守直所荐极佳,甚合哀家之心。”
赞完后,王太后又再次拿起李超尘的考卷重读,不想此番重读就是另一番心境了。有了心中的美意,她再读卷上的每一个字,都觉得隽永深深,无论哪一句话语,说得都是那么的美极了。
因为心中有了这个人,王太后就按耐不住了,思前想后一翻后,决定不再等,急急的把秦思扬找了来,说到了殿试一同监考之事。
她要早早的亲眼看看,那个传言中美少年,真是如何。要真如画中一般的美,她定要拉拢了来。
真真这是闹的哪样?
年纪还轻的秦思扬,就算再多思多想,也是一时闹不明白太后的想法的。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