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方心怡的建议(第 1/4 页)
京师皇城,四月的天。
太和保殿,科举殿试的现场。
王太后自帘幕布后一步一步走出,缓步踏下宝座,走至秦思扬跟前站定。
她的正前方,李超尘伏首跪于地上,动都不敢动上一动。
伸手接过秦思扬抓在手上的卷子,王太后粗略的看了一遍。
“嗯,答得是不错,”王太后点点头,放下卷子,接着又道,“但要想当状元,单凭这样的回答,还差得远了。”
“草民不敢奢望成为状远。”李超尘低首回道。
“那你想什么?”王太后冷声问道。
李超尘又拜了一拜:“一纸官印,荣归故里。”
王太后冷哼:“多大的官印?”
李超尘顿了半晌,才低声答道:“七品。”
“七品太低了,”王太后冷笑,“依哀家看一品才刚刚好。”
李超尘一惊,颤抖着声回道:“草民不敢。”
王太后又是一声冷哼:“那皇上呢,以为如何?”
秦思扬愣了一愣,答道:“嗯,朕也觉得一品最好。”
不可思议的回答,令若大的太和保殿内皆隐入了怪异的沉默中。
谁都听得出太后适才说是的反话。谁都听得出太后的话中压着不小的火气。也谁都猜想得知,端庄拿捏的太后,既然在外人面前端了这么个大架子,那么就算传言中的她再看重李超尘的貌美,看重到要把自己的公主许配于他,也不会公然违背祖宗国法,在科举取士上以貌取人。
所以,按照再正常不过的思维,任谁接到太后刚刚那个问话后,都会选择毫不犹疑的反对。
谁也没想到,皇上却正好相反,竟然傻傻的表示了赞同。
这是在闹什么?难道当今的皇上,真是个傻子?
在场的贡生们,一时间都为这个突然的认识,而暗暗的倒吸了口凉气。
而此时的王太后,也因着过度的震怒,一张脸由青变紫,再由紫转成了黑色。她深吸了口气,高昂着头,突的大声喝道:“都跪着干什么,起来,都给我坐起来接着答题。今日是大殿举士,你们是我大周朝未来的臣子。都给我好好答题去,朝廷取士,岂能儿戏。”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