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遮空暴雪降昆仑【3】(第 1/2 页)
时洪武十三年八月十五,中秋节,明教总舵光明顶上,正纷纷扬扬地落着漫天大雪,经过几日几夜的寒风呼啸气温骤降,那洁白的雪花,终于姗姗迟来,粟粟无声,落在了这昆仑莽苍围绕的万千残垣断壁枯草废墟间,这是一个萧索的画面,这是一个让人肝肠寸断的画面,在这个画面里,有一群人站在风雪之中,正在一一道别。
因为一旦大雪封山,就再也出不去人了,张无忌夫妇带着小昭,趁着小雪初落,赶紧别了教众,远赴东海。
明教大劫已过,张无忌去意更盛,虽然明教并未覆灭,但是也再兴无望,何况如今四海安宁天下太平,明教原来的驱逐鞑子的愿望已经达成,再作兴风之事已是多余,经那一役,明教实力已所剩无几,战后,多数教众已被潜散回家,至于那些骨干旧宿他们已决意老死光明顶,张无忌再无强求,亦辞去教主之位,决定东归,而杨逍范遥韦一笑等人亦未强加挽留,大家相商,待过了中秋,便一齐恭送教主出山。
飞雪狂落之中,每个人脸上都隐藏着一股离别的凄凉,张无忌像是几天之间便老去了二十岁,当年的挺拔英姿已然不再,多的是老怀舒畅,和头顶那时隐时现的几根白发,周芷若和小昭依在他左右,像两个弱不经风的孩子,再强的人,终有会累的一天,无论是谁,都需要一个避风的港湾,只要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什么王图霸业,什么教主掌门,都如过眼云烟,让它随风化去吧。
杨逍看起来已经很老了,这些年来,他为明教呕心沥血奉献毕生心血,到最终也不过落得个惨淡经营,树倒猴散的下场,如今张无忌一走,明教的重担又将落到他的肩头,他不知自己这把老骨头还能撑到多久,但是不管怎么样,他还是要撑下去的,直到撑到生命终止那一天,张无忌握着杨逍的手,含泪道:“杨伯伯,无忌这一走,又要苦了你老人家了,你为了明教奉献了一切,到了晚年还要如此辛劳,无忌真是罪人啊。”
“教主,杨逍生是明教的人,死是明教的鬼,离开明教,杨逍还能做什么呢?就让杨逍这个大管家替你守住这个家吧,你哪天想大家了,又回家来看看,无论天涯海角,还是家最温暖。”杨逍已没有了战场上那雄风四射的捩气,他现在却像个慈祥的老人,在敦敦告诫着将要远行的游子,雪风中,一滴清泪,却是无声无息滑落了下来。
张无忌也忍不住滑落了泪水,他颤声道:“杨伯伯,如果找到夕歌,你就把教主之位传给他吧,这个孩子,还是比较有希望的。”
杨逍道:“谨尊教主之命。”
张无忌点了点头,又道:“太师父说得好,万事需要求个缘法,如果夕歌不喜欢当这个教主也不必强求,但是乾坤大挪移的武功,却务必要传授给他,这孩子体内已有我当初输进的四成内力,而且习到了乾坤大挪移三层心法,如果就此停练,用不了多时他必会走火入魔,到时整个人就废了。”
张无忌说到此处时,众人才恍然大悟,敢情张无忌与段子羽对掌时不敌段子羽,原来是把自己的四成内力输给了傅夕歌,以六成内力对段子羽十成内力,如何抗得过?
杨逍道:“教主大仁大义,真是世间少见,希望夕歌平安归来,接下教主衣钵,带领明教再创辉煌大业。”他说到激愤之时,已是老泪纵横,无法自已,旁边的范遥扶住他,安慰道:“杨兄,傅小侠必会平安归来的,劫他而去的那何足道老前辈也是昆仑山中的一位仙人,而且还把自己的迅雷剑传授给了他,想必也不会伤害他的。”
现场所有人,学识最渊博者,便是那光明右使范遥,何足道刚劫走傅夕歌时,他便猜到是那位仙人所做了,无奈昆仑派时年不济,导致灭派,明教派出教徒寻觅无果,只得守株待兔静候佳音,张无忌听他那么一说,心下也稍安一些,他摇头笑道:“夕歌这小子福缘不浅,不但得到我太师父的真传,而且还学会了何老神仙的剑法,如果再炼成乾坤大挪移,数十年间怕再难逢对手了。”
“依洒家看,他会改变大明朝的历史。”久不发言的布袋和尚说不得突然说了这么一句,众人闻之,全全愕然,说不得又道:“如今教主归隐,段子羽也铩羽而归,至于那天师教虽号称天下第一道教,依洒家看来也不过是外强中干,天下武林没有明教,还是一片散沙,洒家觉得傅夕歌这小子将来有可能统帅武林,做出一番大事业。”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