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诸葛妙计(第 2/3 页)
吕布眉头闪现一股笑意,示意诸葛亮继续说。
“如果我所料不错,此时我军进攻丹阳郡的消息已经被送往吴郡,而豫章郡则要晚上几天。从吴郡出兵,如果从水路逆流而上,到达牛渚,需要五天时间。而如果直接从江都出兵,这个时间会少许多,不用三天便可到达。而如果他们选择水路,必是妄图从牛渚上岸。那时或收复芜湖,或进取秣陵。这两种选择,都有可能。”
吕布问道:“那如果从走陆路吗?”
诸葛亮道:“如果从陆路,为了速度,他们则会选择先从水路运兵在丹徒,然后从那里上岸,到时候目标便只有秣陵一地。只有攻取了它,他们才能继续南下救援宛陵。后者时间可能会稍微长一点,但是,如果行军迅速,五天之内也可到达。所以,吴郡的援军应该是我们所面临的第一波进攻。”
吕布点了点头,同意诸葛亮所说。但是他略带疑惑的问道:“但是,这个和我们攻取宛陵有多大关系?”
诸葛亮淡声道:“主公,宛陵守军坚守城池,士气正盛。如若在此时猛攻。在四五天时间内,确实有可能攻下,但我军的损失必然也极大。因而,属下建议,何不暂时围而不攻?以堕其士气。如若我军能大败吴郡援军,城内军心、民心必有有所变化。到时候再从内部打破宛陵,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吕布心中微惊,暗自惊诧于诸葛亮所说的方案。无论何时,背后存在一支强大的敌军,终究是一个祸害。一旦在敌我对战之时,他们从背后袭来,后果将不堪设想。而诸葛亮显然是同意暂时保留吴景的这支敌军,这在吕布看来,未免有点太过托大。
吕布眉头皱了皱眉,没有第一时间表达意见。他沉思片刻,抬头望向诸葛亮,语气中带着一股不确定道:“孔明,吴郡所来援军数量,我们尚不得知。豫章郡虽然得知消息较晚,但也只是几天时间。如果他们合兵一起,数量必然远超我军。我们如若不能速胜,不仅会面临两面夹击的惨境,那些归降的江东士卒、山越难免会生出另外心思,这个你可曾考虑?”
诸葛亮笑道:“因而我军必须速战速决,尤其不能等到他们合兵一起。既然吴郡援兵先到,我军就必须首先击破他们,然后再应对豫章的援兵,绝对不能让他们会和在一起。”
吕布苦笑道:“这岂是我们能说的算的?什么时候与我军大战,控制权可是控制在敌人手中,我军只有被动接战的分。”
“未必。”诸葛亮语气坚定。
“虽然在何时,从何地攻来,是敌军说了算。但是,这并不表明我们没的选择。只要采取合适的策略不断诱导敌人,再加上孙翊那急躁的性格和想要迫切想要证明自己能力的心理,让他顺着我们的思路走,并非什么难事。”
“怎么诱导?”吕布此时听到诸葛亮信心满满,沉下的心绪瞬间提了上来。
“首先,猛攻宛陵城,造成他随时可以被我军攻破的假象?”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