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是三个月之前!(第 3/3 页)
刘义眼睛一亮,连忙示意我把树枝把的锈锹递给他,然后,刘义甩开膀子、飞快在坑壁上铲了起来。
随着刘义动手的幅度和速度,逐渐的,我们也看出了一些端倪。因为刘义长时间的铲土之后,他的动作也就慢了下来,用的力气和铲土的动静、也开始加大。尤其是铲头和坑壁的触碰,居然会时不时的发出铁器撞击小石块的咔咔声!
刘义见这个方位的坑壁有了答案,就又换了个位置继续验证。而不一会,刘义就在东西南北的四个方位下,验证出了一个答案!
这时,刘义似乎正好累了,抬手把锈锹递给我,顺势还冲哥们比划了一个拇指!但至此还不算完,因为从空棺材的事实出现开始、又直到此时,坑中一直都在研究空棺材的乾盛,也给了我们一个答案,那就是这口空棺材、其实早就被人打开过一次了!
除了乾盛和刘义以外,我们其他人都在坑外,根本就不知道乾盛发现了什么。
但乾盛在坑下却对刘义说:“刘使君你看看这里,这棺材和棺盖儿的切合处有一些不明显的撬痕,根据这些撬痕在空气中暴露后、所产成的氧化颜色,再算上坟土被添回来、重新给棺材增加潮气的程度,这两相结合,我猜这口棺材被打开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而以棺盖儿二次被封土掩埋后的表面腐败程度进行推算,这棺材被人打开的时间、应该是在三个月之前!”
乾盛的这段话、似乎是有理有据,但他所指的撬痕、和棺材盖子的腐烂程度,我从上头看的并不清楚。
可是,先前挖土的时候,哥们也记得棺盖表面的轻微腐败程度,所以,我回忆了一下刚才的现象,就问吴晓雅:“亲爱的,世界上密度最高、腐败效果最慢的木头是什么啊?”
吴晓雅想了想,说:“这可不好说,木头的腐烂程度是根据土壤的湿度、温度、细菌多少及种类、以及很多的因素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速度。比如沉香、楠木、红酸、黑酸、檀木、乌木等等,都是我国密度很高、硬度也高的树木品种,如果把这些不同种类的木料都放在同等环境的土里进行腐败试验,我听说还是黑檀最慢一些!”
我又问:“那黑檀的表面需要多长时间会出现腐败现象啊?”
“一个月之内就会出现,但越往内里腐败、速度就会越慢。毕竟一块木头是有可能继续生根发芽、出现生机的!”
我点头,在心里推算了一下,嘟囔道:“那也就是说,这口棺材被埋进地下的时间、怎么也有十几年了吧!但棺盖表面的腐败程度、却连一公分都没有。再根据厚度来推算的话......我去,那这口棺材真是三个月就被人挖开过一次啊!”
哥们此话一出,一旁的张老头是长出大气儿,我就听他有意无意的说了句:“看来......雪骨尸是真的被人带走了啊!万幸不是我算错了!”
我鄙视道:“你个老梆子,都这时候了,你怎么还惦记你的名声啊!”
不过话说回来,人家张一卦能被江湖中人称为一卦乾坤,那就是因为人家的本事大、算的准。而这种越有本事、越被同行高抬的老前辈,自然不愿意老了老了、自损名声。想必换成咱哥们,也可肯定不愿意这么窝囊的名声大损。
可是,三月之前是谁来的这里呢?还盗走了雪骨尸!那这个人为什么要盗走一具尸体呢?难不成是有怪癖的人、就喜欢收藏这种奇特、加传闻很牛叉的干尸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