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无满汉之别(第 3/4 页)
有何不可?莫非还得乖乖听命?任由权势失却?莫说他人,但看现在,京城数十万铁杆庄稼,若是不愿听命,涴澜又能怎样?
皇城禁卫那还不都是满人组成,若是触动了这些人的根本利益,明日之事,已成定局。
玄峯身为亲王,按如今涴澜的圣诏来看,也不过是个虚名,他三日后就将搬离京城,之后也没有国粮可吃。
而京城中的铁杆庄稼,则是给了一个月的时间,涴澜明明白白有诏,从今往后,再无满汉之别,也就是说这些往日游手好闲的满人子弟,需要自力更生。
真是天大的笑话,大清建国以来,满人从来不需要耕作,耕作对满人来说是触犯国法,他们生活俱由大清供养,现在让他们自力更生?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很可能会饿死不少。
玄峯似乎隐约看到之后一月时间京城的乱象,这让他本已经熄灭的火焰复又燃烧,“各位大人,草民有礼。”
那几人吓了一大跳。余通急道:“王爷怎可自称草民,折杀我等。”
玄峯道:“圣上有旨,如今我这个挂着虚名的王爷,实在不比一介小民。”
尚书程思勉道:“圣上只是一时糊涂,正是我等报国之机,明日上朝,六部尚书齐进谏,只求圣上收回成命。”
玄峯落座,忽而一笑:“圣上心意若绝,该当如何?”
厅内几人默然无语,唯见那大亮的烛火渐渐黯淡,灯油干涸,厅内昏暗无光,却无下人敢于进内添油。
在这淡淡的阴暗中,阴恻恻一语响起:“祖宗之法不可违,大清国法莫能动。”
玄峯道:“圣上也不可?”
无人应答,只有那难辨何人的声音响起:“领侍卫内大臣阿林古,有报国之心。”
玄峯不语,厅内几人呼吸声急促三分,玄峯暗衬时机在手。“左翼前锋统领富察泰,同是大清忠臣。”
“大善。”
……
同样是深夜,皇宫御书房,李兰英在前,毕恭毕敬引路,其后跟随一位须发皆白,无法猜测年岁的老人。
涴澜放下书简,那老人毫不避讳,不等涴澜赐座,自顾自坐到房中左首椅子。
李兰英躬身退出,涴澜道:“昊父。”
老人颔首,却是没有丝毫多余言语,质问出心中所想:“为何做出这种倾覆国本,自寻死路之事?”
涴澜不答,反而问道:“昊父以为大清能存几载?”
老人道:“多则数十载,少则十余载。”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