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金龙凌天(第 2/4 页)
两人一唱一和,仿佛在唱双簧,其他文武一言不发,不时偷瞥金銮龙座上面无表情的圣上。
程思勉道:“以上种种,难为一国之君,兹有先帝长子玄峯,顺天应民,仁爱百姓,百官皆盼,可登大宝。”
在程思勉的领导下,那十余大臣背身躬身,金銮殿外,传来雨点般密集的脚步声,满朝文武,已有不少手足发抖,谁都能听得出来,这是军兵行进之声,强逼篡位,来得如此突然。
“恭迎圣君!”那十余大臣跪倒在地。
玄峯一身锦缎龙袍,当先踏进大殿,余光四顾,心中微有些恍然,平和一笑:“众爱卿请起。”
十余人分列两侧,其他或被蒙在鼓里,或得知三分消息的文武噤若寒蝉,纵然有忠君报国之心,可一望门外带甲之士,不下万余,兼有涴澜确实是自寻死路,人心尽失,他们选择了缄默不语。
玄峯微观沉吟不语的百官片刻,心中大定,旋即投目于皇座上的涴澜,现下还需仰视,这让玄峯心生不悦。
余通指责道:“大胆,见了圣上还不叩拜?”他直指涴澜,目中似有嘲笑之意。
涴澜视若无睹,望向百官:“余下百官,可有换君之意?”
没有人知道涴澜为何还能保持镇静,甚至还能毫不在意的问出这种话。
余通道:“诸位,难道还看不清形势?圣上圣明,此时表态,事后会宽恕诸位罪过,但若是依旧犹疑不定……”
众人呼吸一滞,这不亚于明晃晃的威胁,登时又有十余摇摆不定之人站到他们一方。
涴澜双眼一眯,道:“余卿家,众位爱卿,朕登基之后,第一道谕令,便是重复祖宗根基。”
此言一出,不少人心中芥蒂尽去,金銮殿仿佛成了操练场,响起密密麻麻的脚步挪动声,声音很快隐没。
不消片刻,大半数的人都站到了玄峯身侧,依旧能保持不动的,不过寥寥二十余人,他们之中,更有半数面露挣扎。
涴澜欣慰一笑:“忠于朕者,朕心甚慰。”话语中似有伟力,那二十余人中仍自挣扎者,忽然心中平稳,不再计较得失,而站在玄峯身后,表明立场的百官,突然心底生出一丝莫名其妙的后悔之意。
玄峯眉头微皱,他着实想不清涴澜为何还能如此镇静,身旁余通同样颇为疑惑。
程思勉道:“二皇子若是晓得大义,应是主动退位让贤,圣上仁慈,必然不会对二皇子有何不利之处。”
玄峯定定神道:“二皇弟,朕封你为礼亲王,坐镇一方,一世荣华。”
涴澜微笑不语,忽而外头响起厮杀声,在场百官心中大惊,玄峯亦是变色。
难道涴澜埋有伏兵,就等他们露出面目,然后一举歼之?
所思至此,那二十余人站的笔直,而玄峯身后的百官,焦急无比。
不一时,传来粗声大吼。“十二皇子领兵进宫,难道是要篡位么?”
孙迅道:“呸!恬不知耻。”
涴澜笑意更甚,原来是他十二弟前来相护,倒是难为他一番苦心。
金銮殿上落针可闻,一小兵进来传讯,在余通耳边低语几句,余通道:“不知天高地厚,领着几十仆佣,就敢闯宫篡位。”
玄峯一方众人爆发出哄笑,似乎在嘲笑十二皇子不自量力,旋即好整以暇等待。
没多久,两条大汉押着孙迅来到金銮殿,两人叩首:“臣阿林古,臣富察泰参见陛下。”
表明态度的百官心中暗自思量,原来宫中头领与禁卫统领早已经效命于玄峯,如此情势,大清今日该是换主。
孙迅还不肯跪,被两人强力按倒。
玄峯目露哀色,道:“平身,十二弟,你为何反我?”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