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零六章(第 3/4 页)

    说到这里,贾诩淡淡的看了严绍一眼。

    “本来这应该是最适合主公的,这次主公本来就有功于汉室,而且洛阳残破,不适合居住,更非一朝天子安居之所,只要主公邀请天子到青州去,天子必然应允,可惜的是,青州偏远,临淄虽是大城却远离关中,无论是天子还是群臣都未必愿意去,而且,天子对主公怕是也有一丝戒备...”

    怎么可能没戒备心,已经被连续坑了两次了,而且刘协也不敢保证自己会不会被坑第三次。所以会有戒备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尤其是严绍手握重兵,青州又那么远,真要是到了青州去,基本上就是任由严绍摆布了。

    所所临淄虽说是天下有数的城市,严绍又表现的很是恭顺,刘协也是绝对不可能去的一一一一讲道理,最初的时候董卓表现的也很恭顺啊,甚至还有人认为董卓是贤臣。

    董卓初时擢用群士,乃任吏部尚书汉阳周毖、侍中汝南伍琼、尚书郑公业、长史何颙等。以处士荀爽为司空。其染党锢者陈纪、韩融之徒,皆为列卿。幽滞之士,多所显拔。以尚书韩馥为冀州刺史,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陈留孔宙为豫州刺史,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他所选拔的这些人,基本都是名士和名门之后,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过人之处,也都颇有人望,而他自己的部属却都只被任命为低级职位。

    同时董卓率诸公上书,追理陈蕃、窦武及诸党人,悉复其爵位,遣使吊祠,擢用其子孙”,陈蕃、窦武乃天下名士,声望极为崇高,在灵帝时为宦官所枉杀,当时天下士人百姓皆冤之,此等天下大冤而今在董卓手上一朝得雪;大儒蔡邕,先前因为得罪宦官“徙朔方,会赦得还。五原太守王智,……奏蔡邕谤讪朝廷;邕遂亡命江海,积十二年”,董卓进京后,又马上辟之,“(蔡邕)到,署祭酒,甚见敬重。举高第,补侍御史,又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间,周历三台。迁巴郡太守,复留为侍中”,“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每集宴,辄令邕鼓琴赞事,邕亦每存匡益”,这个时候董卓俨然是一个贤臣模样,不但能礼贤下士,还能纳谏——“邕亦每存匡益”。

    假如董卓就这么一直下去,绝对可以留名青史。

    眼下严绍的名声也很是不错,无论是讨伐黄巾,抗衡乌桓,又或者是后来联军讨董的战功,又或者是治理青州使得百姓安居乐业所带来的名望,都让他成为这个时代最杰出的英才之一。但是有董卓的例子摆在那,指望刘协羊入虎口是绝对不可能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吗?先生所言未免有些危险啊...”话是这么说,严绍的脸上却是充满了笑意。“难道不该是奉天子以征天下吗?”

    听到这话,本来一直淡然的贾诩瞬间睁大了眼睛,而后看向了严绍。

    因为这句话,是当年郭李率军攻破长安时,他曾经亲口对二人所说的。

    没等贾诩反应,严绍已经摇头道。

    “可惜啊,就如先生所言,青州实在是太偏了,不然的话,到是可以考虑请天子到青州去,如此一来,有天子的诏令,再加上我手下的青州精锐,绝对可以还天下一个太平...”

    说着还叹息了几声,仿佛很是遗憾一般。

    贾诩笑了笑,没有接过话茬,而是继续道。

    “然而天下智谋之士极多,能想到这点的恐怕不少,若是有人谏言,抢先一步,如主公这样的忠臣还好说,要是天子落入那些野心勃勃之辈的手中,问题就麻烦了,所以眼下最要紧的就是要让天子拥有足够的自保能力...”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星海王座 北齐怪谈 沉溺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晋末长剑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全唐诗 木叶之风暴之主 大清要完 世子妃 我在木叶练吐纳 撩神[快穿] 从冒名顶替县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