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风波(第 3/4 页)
对这个当初是董卓左右手,不知道干了多少坏事的家伙,无论是张涧又或者是队伍中的其他人都绝对没有丝毫好感,也就难怪张涧的态度会如此的不善了。
被如此对待,李儒到是没有什么情绪变化。或许对这个曾经是董卓身边的毒士来讲,这点事情根本不值得在意。再者他能从监牢里面逃出来也是多亏了张涧,李儒当初会竭尽心力的去帮董卓,除了两者之间翁婿的关系之外,最要紧的一点就是董卓对他有提携之恩。
即便是所谓的毒士,也一样会有报恩的心理。
张涧的口吻再怎么不客气,就凭他将李儒从牢房里面救出来的恩情,李儒也不可能会对他不利的。
“将军若是只将蔡大人从牢房里面救出来,追捕我们的骑兵恐怕早就漫山遍野了,可是将军又将儒也救了出来,事情就变得有些大不相同…”李儒心中似乎早有想法,很快便开口解释了起来。
“此话怎讲?”
“蔡大人不过是一清闲文人,这次王司徒降罪与他,多半是迁怒,实则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将军若是只救了蔡大人,王司徒必定动怒,以为是对他跟朝廷的挑衅,如此则必然会派遣人手四处追捕。”
“可是这次却不同,将军将儒也救了出来,儒是何身份,相信将军也是心知肚明。若是有人闯入监狱却将儒救了出来,将军会怎么想?只怕第一个念头就是之前的敌人还没有被斩尽杀绝,正盘算着反攻吧…”
“若只是余孽到还好说,然效忠于董相国的西凉兵马并没有多大损失,正于长安城不远处虎视眈眈,这个时候王司徒心里难道不会有些嘀咕,派人追捕是必然的,可会派多少兵马出来却很难说,只怕现在王司徒正忙于同吕布联系,根本顾不上追捕我们。而且救人的既然是西凉军,必然会往西边的方向走,就算是有追兵也是朝着西边去的,而将军却是青州人,正好是两个方向,也会跟着安全许多。不过安全起见,将军还是应该领我等走小路去青州,避开大路上的追兵,如此方为上策。”
李儒的一番话,引得众人不住的点头。
但是在沉默了一阵之后,张涧却是看着他缓声问道。
“你说长安附近还有效忠于董卓的西凉军?为何还要随我们去青州?怎么,难道你不想回西凉军去吗?”
李儒无奈一笑。“就算儒打算回去,难道将军就会放我回去吗?”
当然不可能,不说李儒也算是张涧的战利品,单是他的身份就不能这么轻易放走。别看这次张涧闯进监牢里面将蔡邕救了出来,对汉室还是有着一定忠心的,会这么做也是严绍的命令摆在那,对李儒这个罪魁祸首之一却是一点好感也没有。
在知道距离此地不远就有一批西凉军之后,又怎么可能会将李儒放出去——————那跟放虎归山有什么区别?
最佳的办法,还是将李儒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等到了青州之后再交给主公做决定,这才是上策。
作为一流谋士,李儒又怎么可能不清楚这点,对张涧的想法也是心知肚明,所以才没有强求对方将自己放回去。再者西凉军乃是一个追求实力的地方,那帮子将领对董卓忠心归忠心,耿耿却未必。
就算最初还记得董卓,时间长了恐怕也淡忘的差不多了。这点从董卓死了没多久,李傕、郭汜等人就上表求降就能看的出来。真要是对董卓忠心耿耿,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决定投降王允?这个杀了董卓的真正凶手。
若是董卓还活着的时候,李儒这个贴身谋士兼女婿自是说一不二,可现在就很难说了。
再加上西凉军是一个讲求实力的地方,李儒现在手里一穷二白,连半点兵丁也没有,凭什么让那些西凉军的余部听自己的?
再加上董卓的另一个女婿牛辅已死,还算比较合法的继承人就剩下他一个。一个没闹好,甚至有可能会被人视作是眼中钉肉中刺,就连性命也未必能保得住,到不如跟着这帮青州来客去下青州。
要是那个严绍真的如传闻中的一样,说不定那里会是自己的容身之地。
对于现在的李儒来讲,一个能容身的地方实在是太过重要了。
不过若是张涧知道了他的想法,恐怕宁可将他放走,也不会把他带回青州去。对张涧而言,可是实在不希望自己的君主跟这样一个人牵扯上关系。
“既然如此,我们便走吧…”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