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风波恶(第 3/4 页)
有钱人,尤其是地主,都如此。
柴进家在开宋两代后很快自动变得再有才华和志向也没资格当官了,从此沦落为最特殊的民,却能享受柴世宗后裔的免税等官特权待遇,
倒不是宋皇对柴家有多猜忌防犯,刻意不让柴家人能当官掌权。
柴家当时已经彻底没落了,在政治上毫无影响力,已被健忘的世人迅速遗忘了,提起柴世宗名号,世人很多已不知那是谁.....而宋王朝已经统治稳固,柴家身为卑微小人物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掀起风浪来威胁到宋统治。
柴家不能当官了,是宋官员们有意无意间默契自发搞的事,形成一种天然的官场排斥,不约而同的就不让柴家人考上官,并且,地方官会隐讳警告柴家不得考科举,不得入官场,不得仗着特权折腾事,你老实在家当乡下的土鳖地主过你的小日子就得了,有官府闭只眼关照着过最特殊的最轻松的民的自在日子,它难道不香吗?大宋国家的事不需要你这个前朝余孽操心,若敢不听招呼,敢不自觉,还坚持混官场妄图要权势威风富贵,小心整不死你丫的......
这种排斥的形成的原因很简单。
逢高踩低,趋炎附势心态罢了。
现在是赵宋的天下,排斥,打压,整治前朝皇族就是天然的政治正确,暗合宋皇的心,官员们如此,等于是向宋皇表了拥赵宋反柴周的坚决忠心,自然得宋皇满意。
同时,科举场上,官场上少了份竞争者,有力的竞争者。
尽管少的只是微不足道的那一家一点,但能少一点是一点不是?总比一点不少好。
科举、官场,人挤人的,竞争实在太激烈了!三冗已出现了啊,多少人考中了科举或萌恩得了官身,却当候补,还得几年十几年甚至至死苦苦等着挨着终于有实职空缺能轮到自己头上的那一天,从此威福享乐剥民捞钱.....当官大爷捞够本。
官场竞争形势都恶劣成这样了,那么,政治上最特殊的,宋皇为了那块遮羞布总会刻意在官职上关照一二的柴家人岂可有机会进官场混?
这必须得禁止啊。
必须得让柴家人自觉离官场、权力远远的,别掺合来争。
如此,不排斥你柴家排斥谁?
还有个极重要的原因是,享受过柴世宗恩遇,念旧,对柴家或多或少总有些情义的那些官员什么的人物已经死光了,全不在了,这些人物的后人可不会对柴家有感情,根本不在乎。官员们发动官场排斥柴家人当官就能干得顺畅而肆无忌惮。宋皇也默契地装不知,隐讳赞同甚至支持。
虚荣、苟且、懦弱、自私、薄情寡义,这可是宋皇的标签。
宋开国初期允许柴家当官是迫于官场形势——官员,尤其是士大夫都是柴世宗时代的人,也是以此显示自己的仁德,是掩天下人悠悠之口的需要,要证明取代柴家皇权的合理性,你看看我家当皇帝多仁慈,不但不把柴世宗家斩草除根,还善待到允许当官,我如此圣人就该当皇帝......
柴家人当不了官,历代就把精神头全放在了壮大家业,努力享受大宋最特殊的地主商人、民的逍遥日子上,这上百快二百年时间了,这多少代了的努力积累,柴家又日益人丁单薄,也就是花用得少,收入的多,这样攒下的家底就已经足够可观到能令人惊讶了,何况在柴进这一代又幸运得沾上了沧赵家的光,那钱更是海水一样流进来。柴进家的钱肯定多得外人无法想像,多到只怕柴进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到底多有钱。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