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2风云激荡(第 2/4 页)
这个简单。
朕就大方给你们,也就不怕你们失望愤恨也叛国而去了,还是得捏在朕手心给朕卖命......
天子,金口玉言,说出的话不容更改,否则出尔反尔必大失威信。
但此刻,赵佶哪还顾得上这个,稍一耽误,怕是骑兵就等得不耐烦而造反了......在历史上,他为了保命连老婆闺女都强行全部孝敬给女真当妓泄兽欲用了,在此只需要推翻自己前面说的话又算个鸟事,他立即自我打脸毫不羞耻地重新任命了马军司的诸项人事安排。
孙傅,仍然是马帅。
老儿,你必须给朕干着。
秦良弼,升任副都指挥使,即马军司副帅,稳住欲叛乱的骑兵的心,也收回秦良弼的心。
但,赵佶在下面的安排中又抑制不住本性的耍起花招。
命捧日军主将风会兼任马军司都虞侯,用风会来牵制甚至是打压秦良弼,并准备好了在机会合适了的时候就用风会取代秦良弼。
赵佶对秦良弼本无恶感,甚至印象相当不错,但这下子,他对秦良弼也有了成见了。
风会,在马军中已经通过抗辽战争与在日常中的工作生活竖立了过人勇武与威信,只是在将士信任和追随方面还有待加强。等时日稍久了,能超过秦良弼的威信了,就可以动手了。
不止如此,赵佶还改回了马军司老军制,把马军司单纯变成了个军事管理衙门,本司直属不再有大将和大军,秦良弼手下就是些功能性职差官员和办事员,另外有五百衙门亲军卫队。
而风会的只有将没有兵的空壳子捧日军则配备兵力多达到八千之众,几乎占了步骑合流后的新马军司三万骑兵中的三分之一。
这八千兵力中有原本的骑兵,有新并入的步骑,所有兵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精锐。
这是欺负秦良弼等不在京城的便利空当下手搞的。
没叛国的参战诸将中,只有党世英党世雄哥俩直接快马回京了,积极活动免罪并且还能得便宜。他们是高俅最依重的心腹大将,高俅肯定全力保他们。
其它人就没这个自信了,即便是赵佶亲自安插的那些人也不敢轻易回京。
赵佶就是以此让呆在外边不肯回京领罪的这些将领先吃个哑巴亏,也是让风会趁机牢牢执马军牛耳。同时,他又安排了个自己的人担任马军司副都虞侯,加上捧日军都虞侯共同牵制风会。
剩下的人事任命,赵佶一时也不知怎么操作才好,就交给孙傅具体考虑好做了建议再说。
这也是安抚还在满脸不愿意接任的孙傅:你看,朕把组建大权交给你了,就象当初交给欧阳珣一样,你可以从全军中再次挑选合意的人才用,朕如此信任你,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对马军司下属的诸卫军的主要将领人选都能建议,甚至能说了就算,秦良弼又正是马军副帅,孙傅自然就高兴了,终于愿意接手马军司帅权,并对天子发誓定要搞出个样子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