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7四连击(第 2/4 页)
杨进部也没白忙活,得到了上万的刀枪。
在杨进心里,西南军似乎学习了上国海盗国的风范,这回言而有信,没干出小人嘴脸的事。
......................
宋朝廷。
两路追剿大军,都是轻胜民夫反贼,都是追杀连连报捷,追得反贼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全歼指日可待......区区泥腿子,无知无识少智,只有把子没脑子的热血冲动狠劲,果然不堪一击。欧阳珣的集战马和精骑兵于朝廷强化中央军,以骑兵快速出击镇压起义的方针确实是正确有效的。
可恨的是,如此大才却是虚伪狡诈不忠不义之徒,当了叛徒,背主而去。
赵佶和臣子们在对欧阳珣的恨恨中很高兴,很得意,就等着剿贼竞了全功时好好庆祝了,却在这时突然噩耗双传,不,是接连三四传。
什吗?剿贼的马军两部,都投降大理国了!?
那,那可是五万骑兵啊,而且是朝廷最依赖的镇国精锐,不但将士是朝廷能直接控制的最有战斗力的人,马也是朝廷能直接控制的最好的马。这一全部失去,只好马的损失也万万承受不起.......赵佶这帮家伙自负精明老辣,灾后不久就又敢瞎b得瑟,精锐骑兵步兵和最好的战马不是用来对付辽国或镇压田虎王庆等大贼,专门用于收拾赵岳,只急着夺取梁山的肉食财富好重新拥有口腹之欲富贵享乐....现在终于把海盗国当年特意留给宋国支撑江山,由欧阳珣费尽心力才收归了朝廷直接控制来震慑天下和压制辽国凶强任性的六万匹好战马玩得只剩下御马营那五千。
多亏了在猜忌河北东路强抽了东路三边一万五千骑兵时,赵佶还知道要脸,知道边防的要紧厉害,没敢任性坚持把东路的好马也一并尽可能强抽一万五千归京军,
瞎搞东路就彻底没好马可用了,在防御中,斥侯骑直接输在战马上,跑不快也支撑不住长时间高速折腾,根本没资格和必然骑着最好的马的辽斥侯纠缠较量......侦察和巡逻要是不行了,东路军只能陷入处处被动挨打甚至困守城寨,屯田军在城外种的粮食蔬菜也保不住了.....这会直接降低边军的生活质量,让本就对生活和朝廷不满的情绪更强烈,军队士气大降,守边心很快全得崩。
没了这五万精骑和相关的好战马,赵佶心里猛然一空,已经没着没落的心虚惊恐得狠了。
他和众臣第一时间就惊惧想到。
大理国这是想干什么?
诱惑、侵吞宋国的镇国禁军,削弱宋朝廷,壮大大理国很弱的骑兵实力,难道是想和大宋开战?
英明有为的大理王段誉,终于露出贪婪獠牙,妄图侵占更多的宋国领土了?
想吞并江南(长江以南)?
还是胃口更大,想吃掉江淮河南,占领整个大宋南部,及至整个大宋?
惊恐中,赵佶等就象湾绿那帮人一样,明知道“干爹”只是在不断敲诈吞噬湾岛财富,只是在居心叵测耍着利用,根本靠不住,甚至关键时刻反而会反咬一口,趁机要挟着争取一口吞噬尽湾岛所有财富却弃他们如弊履......但他们照样热情痴情地爱敬着干爹,一遇到解决不了的要命问题就会向干爹求助,赖着再吃亏也认了敲诈,赵佶也是仍然立即想到去求海盗国主持正义公平.......
得立即去问问,难道“干爷爷”心变了,偏向了,同意,甚至纵容支持大理国取代大宋?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