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君前奏对,强国之本】(第 2/3 页)
白栋的话震动太大,连最亲近他的甘龙菌改都立即出言反对,认为这是在瞎胡闹。
赢连微微摇头:“小子,这次是你错了......自百里奚之后,老秦就有完善的户民管理制度,每村每保,都会定时报上民户生死病老之数。你可知老秦人死时的均龄?杜挚,你是左司空,兼领司徒处算事,就由你来告诉白左更吧。”
“白左更,穆公时秦人死时均龄为三十九岁,去岁则为四十二岁。”
“你小子听到了?老秦人均龄不过四十二岁,你却要我修改法令,改适孕之龄为二十岁?这哪里是生聚正道,分明就是要我亡我老秦!若非此话是出自你口,换了他人,寡人早将其夺爵下狱,你可知晓?”
“君上,这就该骂杜挚了。身为兼领司徒处算事的算学名家,所用算法却如此简陋,是他的算法错了,君上如何能够不误解?”
白栋笑着看了杜挚一眼:“以国人死时之寿命总和,除以当年死亡的人数,就此得出国人均龄......这种算法还用算学大家来做麽?就算是寻常明晓君子六艺的读书士子也能做到,左司空就不会羞愧?”
杜挚听得满头雾水,心中大有不服:“杜某不明。还请白左更指教。”
“指教不敢当。我只想请问左司空。你在计算国人死亡均龄时,可曾按照死因分类?”
“分类?如何一个分法?”
“人或有福泽绵厚,得享天年者;或有因天灾**,早早夭折者;或有因战争杀伐,为国捐躯者。其中天灾不可免,只能以人力稍缓,战争或可避,如我与魏国和谈。但这些均非造成国人均龄低下的原因。我曾与卢医先生做过查调,发现胎儿早夭、孕妇产中和产后死去者极多,这才是老秦人均享寿不过四十二岁的主要原因!小子曾听人言,君上曾有六子三女,其中却有降生时便死去,又有不足三岁便早早夭折者,请问君上此言是否属实?”
赢连长叹道:“属实。赢虔并非寡人长子,在他之前,还有一位兄长,可惜却在降生后便即夭折......”
“君上可知是何原因?实因人道即天道。我们都知道应在春时播种,秋日收获;可若是在冬末春初之时便着急播种。此时地力未得恢复,无论如何小心维护,到了秋日也会减产少产!女子十二岁乃得初红,十五岁及笄为人妇,可是身体尚且在发育之中,必须要二十岁才能圆熟,如果在此之前强行受胎,就似果子不熟而贸然摘取,勉强摘下的也非成果;所以才有许多幼儿胎死腹中,又或降生后不久便即夭折!概因先天不足也,既害了母亲,又要害了孩子!如此陋习乱命,若不能及时纠改,我老秦人均寿龄如何不低?户数如何不贫!君上要慎思......”
古代女子生产就如同过生死关,孕妇婴儿的死亡率过高,当然也有营养不良、医疗条件低下的原因,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过早怀孕。十五六岁的女孩子连身体都没能发育完全就怀上了孩子,这不是玩儿命又是什么?营养不良可以通过慢慢改善民生加以改变,医疗条件低下也可尽量去改进提高,可这些都是外因,如果过早受孕的传统不做改变,白栋就是神也无法改变孕妇和胎儿死亡率高的事实!
赢连和满朝臣子只想着国人均寿不过四十二岁,自然要早早怀孕生产才好,却不知已经钻进了牛角尖,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人均寿命越低就越是出台法令、逼迫幼女们纷纷做母亲,使得胎儿和孕妇的死亡率更高,人均寿命更低,这才是古代人均寿命低下的根本原因!
后世的医学家通过分析大量统计数据、结合人体科学,才得出女子最佳怀孕年龄是22、23岁左右,这是科学!白栋提出二十岁为适胎年龄,其实已经是在妥协了。
听完白栋的话,赢连一阵沉默:“卢医先生,可是如此?若是寡人颁布新令,以二十岁为适胎之年,我老秦民户就会增加?”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