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找寻灵神(下)(第 2/2 页)

    虽然徐长青对左道会门了解不多,但同为下九流的旁门左道之一,他多少还是知道一些左道会门中流传最广的一些术法传承。现在他在这雕像基座上看到的符箓、咒文并不是他所知道的那些术法传承之一,但从这些重新组合的符箓和咒文中,他却也能够发现一些融合手法上的特定规律,而这个规律似乎只在一个名为红阳门的左道会门中流行。

    在晚清时期,社会动荡,国运衰竭,华夏大地上群魔乱舞,而左道会门也希望借着这个乱局,找机会执掌神州权柄,这使得他们和修行界的联系逐渐脱离,变成了一个个世俗势力,其中十之八九的左道会门内连一个真正的入道修行者都没有,大多都是一些懂得一点障眼法的人用来哄骗无知百姓。只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既然有着污秽不堪的糟糠,自然也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精华,红阳门就是其中之一。

    红阳门虽名为宗门,但实际上它和九流闲人一样都是一脉相传,其门中历代传人自号红阳道人,只是其门中法门和道门的关系实在有些远。其本命之法和九流一脉类似都是走的融汇百家之长这条路子,事实上绝大多数旁门左道都是这一条路,因为经过前人的誓言,其他的修炼之路都是死路,只有这一条才勉强算是可以通过的独木桥。

    虽然路子相同,但方法却有所差异,九流一脉虽然融汇百家,但除非是修炼的本命道法出了问题,否则很少会将融汇进入九流大道的各类玄法从根源上进行修改,融汇之前是什么样,融汇后依然是什么样。即便想要创出新法,新法也仅仅只是以旧法做参考,重新创造,不会对旧法进行任何改动。

    可红阳门的做法却完全不通,历代红阳道人都是那种自比天高的狂傲之辈,认为天地万法都有所不足,想要创出一门融汇万法之精,摒除万法之弊的无上大法,而且对于任何法门他们都是来者不拒。只可惜,他们的宏远很大,大到他们根本不能实现,即便历代红阳道人都有着堪比任何一个宗门最核心弟子的向道之心,但其名声却始终都只能在旁门左道的最底层厮混,比起一些走江湖的术士好不到哪里去。若不是历代红阳道人实力都还算不错,也都是入道修行者的话,恐怕也早已在旁门左道的修行传承之中除名了。

    当年曾有一代九流闲人因为红阳道人的修炼之路与之相似,而对其颇感兴趣,刻意结交了当时的红阳道人,并且从其口中得到了一些洪荒道人自创的术法。虽然这些术法都是一些不入流的法门,但当时的九流闲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些术法之中也蕴藏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就比如红阳一脉的融合之道便是一门不比九流一脉道心境界差多少的奇术,任何一门术法,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无论是仙佛正宗的玄法,还是邪道鬼修的异术,总而言之所有的术法落到了红阳道人手中,都能够被他拆解得七零八落,看不出半点原来的模样,然后再用红阳一脉的融合之道,重新组合成了一门术法。即便那门术法早已与之原形术法的威力和效果相差甚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的确是一门可以施展的术法。所以单以创新而论,恐怕世俗修行界没有一个宗门势力、修行高人能够与红阳道人相比。

    徐长青对红阳门之事的了解也只能从师门典籍之中知道一些,因为当他成为九流闲人的时候,红阳门差不多已经从修行界消失了。

    当年清末之时,清廷也有高人算出满清国运已经江河日下,没有多少时日了,但当时清廷权贵却不愿放弃手中的权势,所以便求助于玄门秘术。只是当时真正有本事的修行者又有哪个看不出清廷的下场,所以都没有人理会,最终红阳门这个愣头青站了出来,想要做一番逆天之事。

    其具体的行事过程并没有什么人知道,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红阳门的做法的确有一些效果,清廷这艘烂船硬是凭借其三分钉,爬到了世界列强的位置之上。只是,还不等它在这个位置上坐稳,一场甲午海战就将它彻底的打回原形,再也没有翻过身来,而红阳门也在此后从修行界销声匿迹,不少人都猜测红阳门的传承恐怕已经断了。

    徐长青一边回想着有关红阳门的事情,一边暗自嘀咕道:“久未出世的红阳道人这个时候出现又是为了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五仙门 彼岸之主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叩问仙道 过河卒 玄鉴仙族 剑啸灵霄 武圣! 阵问长生 山河志异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魔门败类 剑来 盖世双谐 志怪书 修仙琐录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我不想上梁山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过河卒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阵问长生 仙逆 遮天 修真门派掌门路 造化娲皇 仙人消失之后 中州录 旁门左道:从乱葬岗开始 一渣到底[快穿] 原来我是道祖 五仙门 我是仙 穿越战国之今川不息 冰河洗剑录 剑来 神霄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