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章 义庄主人(第 2/2 页)

    除了这些世外之人以外,还有不少全国各地的氏族乡绅也闻名而来,其中除了是想要和陈家拉拢关系,搭上洋人这条线以外,也是想要借着这次盛会为自己祈福。前几年的义和团起义震惊天下,但因为被慈禧利用,借以打击洋人,使得不少跟洋人做生意的商户遭受损失,这些年来南方的革命党又不断的发动对清廷的起义,令到南方时局动荡不安,不少南方的商户都因此向北迁移,大部分都前往上海。正是因为要离乡背井,使得不少商贾对前途深感不安,这才会想要借着这次法会给自己求个心安,也想见见那些难得一见的高僧真人,请他们施法为自己洗刷一下晦气。

    随着夜幕降临,山城百姓逐渐将灯火点上,街道上的来往游人并没有因为黑夜到来而减少,反而有越来越多的迹象,不少的未婚情侣都会跑到城外的小河边放花灯,而那些商贾们则会云集在城中的青楼里,联络感情。从山城的西门向南延伸出一条小路,路两旁没有像其他城外道路那样被陈家人点上了引路的灯笼,使得这里的阴暗冷清和城中的热闹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走在上面不禁觉得格外的阴森。

    小路一直向西,在陈家冲外的桃花山下分了茬,一条转向东南,绕过山城,和前往韶关的一条山间小道连接在了一起,而另外一条路则继续向桃花山上延伸,最终翻过桃花山,和山另一头的一条进入湖南腹地的山道并为一体。这座桃花山是陈家的产业,山上没有一家住户,全部都种了桃花,只在半山腰的地方建有一座义庄。

    和山城东边的那座义庄不同,这座义庄算起来应该是陈家冲的一大怪。它的建造时间和陈家冲相同,当年陈家家主购买下陈家冲这块地的同时,也将桃花山买了下来,并且同时动工建造了这座义庄。义庄建成以后,陈家家主便将其交给一个俗家道人,对于这个道人的来历,只有陈家家主及少数几个族人知道,其他人只是知道他的名号叫做九流闲人,并且陈家家主每次见这名俗家道人都是执以师礼,恭敬有加。之后历代陈家家主对当时的义庄主人都礼遇有加,几乎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而每次陈家出现危机之时,陈家家主都会前去向义庄主人询问意见,而每次陈家家主从义庄回去后,很快便能逢凶化吉,陈家事业也随之蒸蒸日上。

    陈家冲的百姓并不知道义庄主人和陈家之间的关系,只是知道陈家非常尊敬义庄主人,并且把义庄所在的桃花山设为了禁地,不准任何人随意的去打搅他。虽然陈家对历代义庄主人都非常尊敬,但义庄主人并未因此而盛气凛人,反而为人出世都极为低调,显得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他几乎每天都会到山城走动走动,一些山城百姓遇到了问题,他也会热心的出主意为之解决,似乎在他的脑袋里装了各种各样的姿势,小到农家种地,大到国事走向,几乎无所不知。不过每一代义庄庄主都会离开陈家冲五六年,回来时又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愁眉不展,闭门谢客,就连陈家家主也不见。

    上代义庄庄主在十年前就去世了,接替其位置的是一个名叫徐长青的十七岁孤儿。这个徐长青的来历也极为神秘,当年其母亲挺着大肚子,孤身一人来到陈家冲,在陈家冲最大的客栈凤翔号住下后,却当晚便悬梁自尽了。由于其母衣着华贵,身份绝非普通人,所以陈家对此事非常重视,在多方查访后,只是知道她曾在长沙出现过,口音有点像是北方人,身上唯一的一件跟身份有关的信物就是一块玉佩,玉佩上刻着就连陈家冲最有学问的人也看不懂的文字。

    第二天陈家家主把当时的义庄主人请出来后,义庄主人一眼就认出了玉佩上面的文字是春秋时期一种曾经在楚国流行过的文字。不过当时这种文字很快就从楚国民间消失了,会这种文字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楚国的贵族,而到了现在会这种文字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就连义庄主人也只能辨认出来,但却不懂上面的意思。虽然徐长青母亲的身份,但是义庄主人却非常幸运的救了本应该憋死在母亲肚子里的徐长青,并且将这个先天不足的棺材子带回义庄亲自出手为其调理,最后更是收其为徒,传授一身的本领。

    当年徐长青继承义庄之时,虽然年龄还小,但陈家冲的人却没有人敢小看他,陈德尚也遵照祖传的规矩对他行师礼,尊称他为徐先生,遇到难事也会向他询问解决办法,在帮助陈家度过几次难关后,陈家上下彻底的认同了徐长青的身份。

    这天徐长青到陈家帮助那些工匠布置水陆道场,并且为从各个寺庙和道观赶来的高僧真人安排座席前后,是依照彼此的道行和名声排列,以免到七月半那天发生不必要的争执。在陈家用过晚饭后,徐长青便独自离开陈家,朝桃花山上的义庄走去,一路上陈家冲的本地人见到了他都停下脚步,朝他行礼,尊敬的称他徐先生,这一场景令不少第一次来陈家冲的商贾以为他是什么大人物。

    虽然已经入夏,但由于这里是山里,气温还是有点冷,徐长青依旧穿着他那件朴素的长褂,袖子微微卷起,修长的手指洁白如玉,仔细看的话像是在表面布了一层淡淡的白光。他的面容清秀,柳眉细眼,瘦削的面颊和眼中的慵懒令他看上去多出了一股病态的清雅气质,若是手中在握有一本书的话,那他完全就像是个熟读诗书的饱学鸿儒。此外在他的额头中间有一道非常醒目的竖直红印,这是他出生时带着的胎记,但外人看上去像是一个没有完全睁开的眼睛。

    在南方由于清廷的管制松懈,加上洋人的冲击,使得不少思想新进的年轻人把头上的那根代表奴性的辫子剪了,而同样是年轻人的徐长青却没有跟随潮流,那头乌黑青亮的大辫子整齐的梳理起来,一直垂到腰下。在辫子的尾端徐长青用金丝捆绑,上面系了一个金铃铛,走动时随着辫子的摆动,铃铛发出极为悦耳的声音,让人听后像是感到有一股清流从头顶灌入,清洗身心,不但头脑变得清晰很多,就连身体的劳累和病痛也会随之缓解。虽然徐长青是一副清朝书生的打扮,但挂在他胸口的精致西洋怀表却令他多了一丝西洋派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剑啸灵霄 仙人消失之后 武圣! 彼岸之主 五仙门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叩问仙道 魔门败类 过河卒 阵问长生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剑来 盖世双谐 志怪书 修仙琐录 山河志异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为龙之道 彼岸之主 中州录 武圣!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逆仙 过河卒 大夏文圣 卧虎藏龙 不朽凡人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阵问长生 志怪书 神话之后 仙逆 遮天 造化娲皇 山河志异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