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瓦西里的战果(第 2/4 页)
通过决议:宁肯死在战壕里,决不当可耻的逃兵。不但自己不逃跑,还要使身旁的人也不逃跑。
团小组长向团员们提问:是否存在离开射击阵地的正当理由?
团员们回答:在所有的正当理由中,只有一个是可以被考虑的,那就是死。”
看完本子里的记录后,列昂尼德闭着眼睛想了想,随后发言。他是这样说的:“我想澄清团小组长发言中的一个问题。他在这儿多次讲了关于死的问题,并且说,祖国要求我们为胜利而死。他显然表达得不够准确。祖国要求我们去夺取胜利,而不是去死。是的,有些人将不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要不怎么能叫战争。而机智勇敢地去战斗。在战斗中献身,促使胜利的时刻早日到来,这才是英雄。既能够战胜敌人。又能够保存自己的人,则是两次英雄!……”
列昂尼德的话刚说完。基里洛夫便带头鼓起掌来,同时还由衷地称赞道:“副主任同志,还是您说的有水平啊,一下就说到了重点。”随后他又对其他的战士们说,“同志们,师长曾经多次对各级指挥员说过,每一个红军战士都是我们部队最宝贵的财富,在战场上。不能光考虑牺牲,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保持自己的基础上,消灭更多的敌人。”
“基里洛夫政委说的对。”列昂尼德友好地附和着基里洛夫说道:“我认识一个年轻的战士叫阿列克赛.*夫。德国鬼子悄悄地向他靠近时,他把轻机枪架在一边,把冲锋枪摆在另一边。自己手里拿着一杆步枪。周围摆满手榴弹。如果很多鬼子进攻,他就用机枪扫射;如果出现一个鬼子,作就用步枪射击;敌人爬近了,他就扔手榴弹。他就是这样以一当十地坚守在自己的掩体里。”
“我们师的战士在这方面做的非常棒!”基里洛夫自豪地对列昂尼德说:“我们师的战士作战机智、勇敢、充分发挥祖国交给他们手中的武器的效能。在这段时间的艰苦战斗中,师数以千计的指战员表现出无与伦比的英勇果敢、有智有谋,并且出色地掌握各种武器的使用。”
列昂尼德听后。点点头接着说:“师的表现,在整个集团军里是有目共睹的。我们集团军里现在流行一首名为《献给守卫城市的英雄》的歌曲,它是帕诺夫中士写的。这首歌的歌词朴实无华。其中的一段尤为受人欢迎。它真切得就象生活本身一样:
爆炸声震颤着大街小巷。
马达声日夜不停地咆哮。
坚如磐石般的红军战士,
誓死保卫伏尔加河两岸。
同志临牺牲时说:
让敌人永远记住,
第62集团军从不后退,
哪怕是一步!”
“这首诗写得真是太棒了!第62集团军的军人有这样一条法规:绝不能后退,只能消灭敌人,从敌人手中把祖国的领土一米一米地夺回来。”基里洛夫发自内心的称赞过后,还特意扭头问我:“您说是吗?师长同志。”
没等基里洛夫的话说完,门口便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师长、政委同志在这里吗?”
“谁啊?进来吧!”声音虽然熟,但我一时间也想不起是谁。索性就冲着外面喊了一声。
随着我的喊声,门帘一掀开。从外面走进来两个人,来到我们的面前立正敬礼。
基里洛夫看着进来的两人。顿时喜笑颜开,他笑容满面地问其中一人:“瓦西里少尉,今天的战果如何啊?”来不是别人,正是我一直等待的瓦西里和他的副手博力斯两人。
被基里洛夫问道的瓦西里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他把狙击枪挎在肩膀上,抬起两只手同时打开了手掌,说道:“十个,不多不少,刚好干掉了十个德国兵。”
“十个?!”刚刚坐下的基里洛夫一下就从自己的位置上蹦了起来,虽然我坐在远处没动,但还是被瓦西里惊人的战绩惊呆了。虽然我明白他在后世是人们所熟悉的狙击手,但真没想到他第一次出任务,就能创造这么好的成绩。
而列昂尼德却搞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让一直表现的很稳重的基里洛夫失态,于是他凑近我低声地问:“奥夏宁娜上校,你们都把我搞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