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大幕合上,大幕拉开(第 3/4 页)
*
同时落下帷幕的,是整个北宁战役。
北宁战役,法军、我军,不约而同,将北宁东北的扶朗作为整个战役的重点,法军水路之兵力,足足比其陆路兵力多了一倍,远东第一军军长阿尔诺、第一师师长莫雷尔,都在其中。
同时,布置疑兵,将我军兵力,向南、甚至西南方向调动——至少,让我军相信,其“水陆并进”,等同“水陆并重”。
法军将我军兵力向南、向西南调动的企图没有得逞;但是,让我军相信其“水陆并进”等同“水陆并重”的意图,却基本实现了。
开始的时候,我军确实以为,法军水路进攻扶朗和陆路进攻桂阳的兵力,都是两个基干步兵团。
事实上,陆路法军非但只有一个团又一个营,而且,其第一任务,也不是攻克桂阳,而是要确保扶朗战事期间,桂阳的守军,不能支援扶朗;同时,也威逼揽山的预备队,在扶朗守军告急之时,不能全部投向扶朗。
若桂阳守军不顾一切支援扶朗,那也很好——趁虚而入,攻克桂阳。
表面上看,陆路的法军,达到了战役目的——扶朗战事期间,桂阳的守军,确实没有支援扶朗;而揽山也只向扶朗派出了一半的的预备队。
但事实上,我军如此安排,桂阳方向法军的压力,固然是原因之一,不过,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整一天,从揽山的战役指挥部到扶朗的城头山前线,即,从姜德到邱定均,始终不认为,经已到了不能不对城头山前线进行支援的时候了。
您看,预备队都已经派出去了,可是,邱团长始终“咬着牙,没用”呢。
而桂阳的那支法军——第五十一团以及第四十七团一部,日子也并不好过。
事实上,打响北宁战役第一枪的,并不是扶朗,而是“始终没有太大的动静”的桂阳——昨天晚上就开打了。
首先动手的,还不是法军,而是我军。
入夜之后,法军刚刚安排好宿营,饭正吃到一半儿呢,便遭到了袭击。
袭击来自北方,法军还击,略一接触,中国人便撤了。
松一口气,回来继续吃那份吃到一半儿的饭,袭击又来了——这一回是打东边儿来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