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格兰特来了(第 2/4 页)
休整补充后的南军的动向比较奇怪,走两步,停两步,左两步,右两步,一直和查塔努加保持着一个安全的距离。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就是时不时这么晃一晃。
关卓凡判断,南军并非在故布疑兵,而是还没想好该怎么办,想喝热粥,又怕被烫着,因此举棋不定,犹犹豫豫。甚至,统帅部内部可能产生了某种分歧。
格兰特静静地听着他的分析,没有出声。半晌,点了点头:“我同意你的判断。我军情况如何?”
情况不错。
昆布兰军团已经基本恢复了战斗力。
松江军团的炮兵团已经建立起来。形成初步战力。
位于城东、奇克莫加战役时以为丢定了的传教士高地还在手里。
关卓凡说:“不过对于传教士高地,我有一个特别的想法。”
关卓凡的建议是:放弃传教士高地。
格兰特的眉头皱了起来。
这个想法还真的够特别。
传教士高地一向被视为查塔努加东部屏藩,如果丢失,查塔努加东边即无险可守。敌人在山顶架起大炮,炮弹可以直接打进查塔努加城内。真所谓“居高临下,势如破竹”。
但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说法”。
关卓凡和炮兵教导队的汤姆.安德森少校多次实地勘视传教士高地的地形,安德森认为,传教士高地山顶的大部分区域并不适合布置炮兵阵地。
大炮的架设是有种种特殊的要求的,口径愈大、射程愈远,要求就愈苛刻。
要有基本平整的土地,炮位之间要有合适的距离,地面的土质既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等等。传教士高地北低南高,山脊的高度随着走势,一直在不断变化,几乎找不到一块真正适合大规模架设大炮的地方。地面支离破碎,炮位的合理间距无法保证。两门炮之间的距离过长,难以执行齐射的口令;太近,先相互震翻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