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章 辅政王的宽恩厚典(第 1/4 页)

    北京,朝内北小街。

    “赵先生请!”门上微微躬身,同时将手一让,“王爷在书房等着您呐!”

    赵烈文大大一愣,“书房?”

    “是啊!”

    赵烈文晓得,只有最亲信的、与共机密的客人,辅政王才会在书房延见,其余的,哪怕位份再高——即便是亲王,辅政王也只会在花厅一类地方延见。

    论位份,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知府;论亲疏,更是从未单独觐见过辅政王,居然?!——

    还有,之前投贴的时候,门上称自己为“赵老爷”——知府五品官儿,还没有资格被称为“大人”——现在,改口为“赵先生”了。

    “老爷”的含义,简单明确;“先生”的含义,可就广了。

    于辅政王,王府的西席,固然可称“先生”,他本人的师傅,乃至他老婆——呃,皇帝——的师傅,“帝师”,亦可称为“先生”。

    还有一种情形,无关师弟关系,只是为了表示特别的尊崇,亦可“称先生而不名”。

    第一次单独觐见辅政王,赵烈文本来就有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紧张,这一来,想的愈加多了,心跳也愈加快了。

    作为直隶总督的首席幕僚,每隔一、两个月,赵烈文就要进一次京,京畿在直隶境内,公务上,直隶总府衙门和军机处、六部以及中央其他部门,交集很多,总督不奉旨不能进京,很多时候,许多公务就归赵烈文出面接洽、沟通了。

    不过,赵烈文的位份太低,并没有资格直接向辅政王报告公务,这一回,他是以曾国藩的信使的身份受到辅政王的接见的——曾国藩给辅政王写了封亲笔信,由赵烈文代为“面呈”。

    不论信的内容是什么,关键是这“亲笔”二字,分量不同——曾国藩苦于眼疾,已久不亲操案牍了,奏章、信件,都是由幕僚代笔,实在不宜幕僚代笔的,譬如家信,就由随侍在身边的次子纪泽代笔。

    当然,如果仅仅是递一封信的话,折差和提塘官就可以办差了,并不必劳动首席幕僚出马,则一定是因为仅靠翰墨,尚“言不尽意”,另有“言外之意”,需要赵惠甫当面向辅政王回禀的。

    一进“霁心轩”的院门,就看见辅政王站在滴水檐下,负手而立。

    啊?

    赵烈文心中“怦”一大跳,辅政王这是——

    呃,出屋子来透透气儿?还是在……“立候”?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活埋大清朝 大清要完 骗了康熙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我的谍战岁月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不是吧君子也防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红楼琏二爷 寒门崛起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大唐腾飞之路 北齐怪谈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沉溺 冰川天女传 全唐诗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世子妃 办公室潜规则 大汉帝国风云录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