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继往开来(167)祸乱的源头(第 2/3 页)
“首辅,织工的暴乱。今年已经发生了三次,虽然发生在江南不同的郡,但组织一次比一次严密,所造成的破坏性一次比一次大,从最近一次的暴乱之中,属下嗅到了一些熟悉的味道,所以才亲自赶过去,但遗憾的是,我布下的圈套,却是最后一刻功亏一篑。对方壮士断腕,我盯上的几个嫌疑人,都死得莫名其妙,所有的线索完全中断。本来我还在犹豫自己的判断。但这一下,我可以肯定,暴乱里头,一定有我们的同行在捣鬼,否则绝无可有察觉我的行动。”
“江南是我大楚财税重地,这样一次接着一次。实在是让朝廷有些吃不消,今天江南运来的税银,便去年同期便少了五分之一,你的心思还是要多用在这上面一些为好,尽快找出源头,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黄歇杀气腾腾地道。
赵舒城犹豫了片刻,终于还是壮起了胆子,“大人,汉人在这里头捣鬼,我是有信心将他们找出来杀个干干净净的,但要说到这源头,我却是无法断掉。”
“这是为何?”黄歇奇怪地道:“难道这些汉人探子不是源头么?”
“不是。”赵舒城摇摇头,“如果要说到源头,还是我们自己人。本来属下也不太明白这里头的事情,这一次下去与一名县令长谈一宿,此人见识过人,与他这一夜交谈,方让我恍然大悟。”
“说说看。”黄歇大感兴趣。
“源头便是我们在织布缫丝之上技术的飞跃式前进。”赵舒城望着黄歇,道。
“这是一个什么说头?难道技术进步不是好事么?汉国为什么国力持续飞跃式的发展,就是因为一项项关乎国计民生的技术的发展,怎么在汉国就能富国强民,到了我国便成了祸事的源头呢?”黄歇反问道。
赵舒城微微有些后悔,要知道,首辅的家族便是控制着国内丝织行业的翘楚,而他的亲家上大夫范拙的家族更是掌控着国内丝织的定价权,但话赶话已经说到这里,却也是无法收回去了。
“首辅,汉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的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而我们在缫丝和织布上的技术进步,却是从汉国得来,而在此之前,我们并没有做好相关的准备,这两项技术的飞跃式发展,的确降低了产品的成本,价格下跌带来了出口的大增加,但与此同时,我们的织工和丝工却因为这技术大量失业,在江南各地,原本工坊需要大量的人手,但现在,一台机子就干了以前十几个人干的活儿,这些失去生活来源的人怎么办?他们怎么生活,拿什么来养活家人?我们可不像汉国,有大量的工坊可以吸收这些失去工作的劳力,时间一久,再加上有人再中间煽动,不出事都难啊,今年这几次,规模一次比一次大,组织性也越来越强,属下担心,如果再这样下去,当真会失去控制啊!”
看到赵舒城的模样,黄歇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技术的飞跃带来了财富,但同时也带来了祸乱。
“汉人当初就没安好心,他们肯定是知道这样做的后果的,属下觉得,这就是他们处心积虑的行为。”赵舒城有些气愤地道。
黄歇摆摆手,“不要什么事都往坏处想,这也是我们考虑不周,没有想到可能的后果,没有做好后手而排而已,这事儿,我会想办法来解决。”
黄歇当然不能承认赵舒城所说,如果让赵舒城将这件事归结为汉人的有心之举话, 一旦上了朝议,只怕自己的亲家范拙就是吃挂落,自己也跟着要受累,更重要的是,织机和缫丝技术上的进步,的确带来了财赋的增长,接下来自己只需要解决好失业工人的出路问题,这件事便算圆满解决了。
“是。”赵舒城点点头,不再纠缠这个话题,此事与首辅有关,点到即可,说多了,不但于事无补,还会让首辅对自己有了看法。“首辅,我今天来,倒不是为了此事,而是听说首辅答应了引进汉国的修桥技术,让汉商承包修建我国的桥梁?”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