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百八十七章 :煌煌汉威111(第 1/3 页)

    平静了许久的河东战火骤起,十万赵军倾巢而出,向着函谷关涌来,荆如风一反往日谨慎小心的作风,兵分三路,自己率主力直扑函谷关,赵希烈攻长平城,而李明骏则攻阳丰城

    长平,阳丰两地是函谷关的两翼,在数年之前,赵牧险些攻克函谷关一役之中,首先拿下的便是这两地,不过当时的长平和阳丰还没有建城,而是设有两个军寨,当年因为这两地的失守让函谷关侧翼大开,在那一战结束之后,秦人便开始在此两地驻城,经过王逍,李信两任大将军的努力,阳丰城和长平城平地而起,成为了函谷关侧翼的有力屏障

    欲下函谷,必先下阳丰城与长平城

    函谷关城墙之上,秦军将领重光满脸忧色地看着远方如同蝗虫一般卷来的赵军,敌人来得太巧了,就在数天之前,李信大将军突然率领主力离城返回咸阳,据说是咸阳那边儿出了大事儿,大王子图谋造反,欲在咸阳不轨,李信大将军奉王上诏令,率军回咸阳平叛,虽然大将军为了迷惑敌军,将函谷关以及左近的军队采取分批出发抵约定地点集中的策略,但显然并没有瞒过赵军的耳目,敌人,适时而来

    重光并不是函谷关的守将,先前他本是长平城的主将,李大将军离开之前,突然一纸调令将他调来函谷关担任守关主将,从长平到函谷关,虽然说是大大地提了一线,但重光心中却殊无喜悦,因为他刚刚抵达,赵军便已攻到了这里,他甚至连麾下的将领都还没有认全,对于函谷关的城防也极不熟悉

    更重要的是,现在函谷关中,只有三千秦军将士三千秦军守长平抑或是阳丰,那是绰绰有余,但用来守函谷关,兵力那就捉襟见肘了重光想不明白,为什么知兵善兵的李大将军会想不到赵军将引兵来攻,哪怕是以防万一,也应当在函谷关中留下至少一万兵力防守

    三千人,他便只能死守关墙,而如果有一万人的话,那他不但能守,还能适时出击,有攻有守,方是守城之道啊,一味死守,终是会有被攻破的一日

    “派出去的信使回来了没有”凝视着城下愈来愈接近的赵军,重光沉声问道

    “回将军,信使在外遭到赵军斥候的截杀,身负重伤逃了回来,只带回了李大将军的一句话”

    “说!”

    “人在城在,城亡人亡”身后的声音有些颤抖

    重光的身子微微一抖,从这句话中,他听出了李信的意思,看来咸阳城中的局势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否则李大将军绝不会连函谷关都弃而不顾了李大将军这句话的意思已经很清楚,抵抗到底,争取时间这让他想起了数年之前,嬴腾大将军战死的那一战,也是在函谷关城头,为了争取时间让秦国的大战略得到实施,嬴腾大将军当场战死,从咸阳率领援军赶到的大王也负多处伤势,但那一战,彻底扭转了秦国的战略局面,将匈奴几乎从这片大陆之上抹去,从那以后,匈奴再也没有做为一股势力重新出现,不得不依附于现在大汉王国的高远而得以生存

    现在,轮到自己了

    重光并没有为此感到愤怒和伤悲,想反,他只觉得浑身的血液一下子沸腾起来,能再一次重复嬴腾大将军当年做过的事情,这是做为一名秦军将领的荣光

    “遍城传李大将军军令,城在人在,城亡人亡!”重光呛的一声拔出了腰间佩刀,”即便全员战死在函谷关头,也绝不后退一步,告诉我们的士兵,嬴腾大将军的英烈此刻正站在城楼之上,注视着我们秦军儿郎,不要坠了嬴老将军的脸面”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活埋大清朝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