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百一十三章 :煌煌汉威(37)(第 1/2 页)

    没有钱,总有人.从贺兰雄嘴里轻飘飘的说出来的这句话,对于一般的普通人而言,便代表着家破人亡,背井离乡,代表着无数的鲜血与尸体.但在场的人,却没有一人有何异义,人口,是一个国家的基石,征东府现在控制着广阔的区域,但最让高层头痛的是,大部分的地区,例如大草原上的积石郡,大雁郡,河套郡以及刚刚征服的东胡区域,清一色的都是地广人稀,在这些郡治之中,除了积石郡作为现在征东府的政治经济中心,情况较好之外,其它地方,都极其缺乏人口.

    掠夺敌人的人丁,虽然暴力,但却是最为简单直接的方法,在增强自己实力的同时,也在间接地剥夺敌人的潜力,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更何况,在这大帐之中的征东府诸位将领看来,将这些秦人掳掠走,短时间内,他们或者会痛恨征东军,但时日一长,只怕他们还会感激莫名,秦国虽强,但强在国,老百姓们的日子着实是不大好过的,沉重的赋税,严苛的律法,压得普通百姓直不起腰来,想要出人头地,唯一的出路便是从军,用刀枪去战场之上去搏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但这,也代表着风尽的风险,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成功的从底层搏杀出来的将领,在他的脚下,是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同仁的鲜血与尸体.秦国朝堂,放大了这些成功者的事迹,却有意识地忽略了那些垫脚石.

    君不见,在山南郡,当初那些惶惶不可终日的秦人,现在都不再承认自己是秦人,而只称呼自己是山南郡人,是征东府辖下子民么?

    三天之后,公孙义的独立骑兵师赶到,一万五千余骑兵立时分成了若干支队伍,四处出击,深入乡间,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掳掠,掳掠财富,掳掠人丁,然后一根绳子拴了牵回兵营.短短数天,征东军军营之内,便抢来了近三万秦人百姓.

    赵勇的代郡兵便成了押运这些秦人百姓的运输队,没有任何条件可讲,这些秦人百姓被代郡兵驱赶着向草原深处走去,他们将被遣送到辽东半岛安置,辽东半岛在东胡的统治之下多年,民族成份复杂,先前汉人在哪里地位低下,几乎绝大部分都是奴隶,这种情况自然不利于征东府的统治,但征东府辖下各个郡治几乎都缺人丁,虽然高远下令各郡按照一定比例向那里移民,但这一命令却遭到了下属不动声色的抵制,使得这一命令几乎是名存实亡,也是迫使高远不得不密令贺兰雄掳掠人口以充实辽东半岛.

    征东军上万骑兵在九原郡肆虐,九原郡城内的王剪虽然咬碎了钢牙,但却无计可施,以他现在手头的兵力,别说出城与征东军决战,便是守城,也是力有未逮,不知道什么原因征东军不攻城,但王剪自然也不会出城去送死,每日站在城头,看着越来越多的秦国子民被赶羊一样赶进征东军的军营,然后向着更远的地方出发,除了咒骂之外,几乎无法可施.

    九原郡惨败,征东军在九原郡的掳掠行为,终于让秦廷警觉起来,秦廷开始加紧了调取援兵的力度,九原郡周边的数个郡集结兵力向九原郡靠近.而征东军在侦知这一情报之后,亦停止了掳掠行动,转而开始备战.

    此时,征东军在九原郡方向已经集中了近十万人,冯发勇两万山南郡兵,赵勇的代郡兵有三万,贺兰雄麾下超过三万兵力,而北方集团军公孙义的独立骑兵师有骑兵一万五千余人,从各个方面看,征东军都似乎要在九原郡发起一场对秦人的全面战争.

    秦国朝廷对此是完全没有准备的,路超在凤城的突然挺进,侵入燕国国境,并且伏击并全歼了征东军那霸所部五千余人,是奉了秦武烈王的密令,以试探征东军是否还有一战的实力,整个朝堂上下并没有多少人知晓,便连帝师李儒也被蒙在鼓里,这一冒险激进的策略所产生的后果,大大出乎秦武烈王的意外,高远的反应之强烈,应对之强硬,一下子便让秦国陷入了困境.

    李信在函谷关集结了数十万军队,但他的对面有赵国荆如风率领的大部赵军,蒙恬在秦楚边境亦是屯集大军,楚人虽然一直不哼不哈,但这个国家的战争潜力摆在哪里,如果全力动员,这个国家便是拉出一支上百万人的军队也不是不可以,蒙恬自然也不敢稍动,路超这一路大军秦军数量不多,只有数万人,但这数万人亦是秦军极其精锐的部队,辅以从韩地征召的部队,被魏赵联军牵扯,现在亦面临着征东军的攻击,一时之间,秦国竟然再出没有可以出动的强力部队,面对这种情况,秦人一边发出紧急动员令,征召兵员,一面开始讨论如何应对眼下这一危局.

    不知不觉之间,征东府,赵国,魏国,竟然形成了一个对抗秦军的联盟,而这三个国家集中所有的力量与秦人相抗之时,秦人立时便觉得吃力起来.如果让楚人瞧见了破绽,也来插上一脚的话,秦人就不是能不能统一中原的问题,而是会不会亡国灭种的问题.

    朝堂之上吵翻了天,最终一种意见占据了主流,与征东军议和,召回路超,并对他的擅知挑衅行为作出处罚,以此来换取与征东军的和解,只看征东军在九原郡的尚算有克制性的军事行动,便可以看出征东军并不想在此时与秦军交恶,爆发出大战从而便宜魏赵.

    但这只是可能之一,在秦国朝堂看来,高远年轻,好面子,以往战无不胜的高远这一次吃了一个大亏,年轻气盛必然会急于报复,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极有可能引发双方的大战,不然征东府也不会在九原郡方向摆出十万大军来了.

    至于这一次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平息这一风波,那就要看双方在谈判桌上去讨价还价了.讨论的最后结果,是国内要积极备战,以应付不测之需,同时,组成以首辅范睢为首的谈判团,赴凤城与高远展开谈判,尽快结束这一次的突发风波.

    凤城,路超站在城头,看着远处招展的征东军大旗,那一面飘扬在最高处的,耀武扬威在风中招展的高字大旗,显得格外刺眼.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红楼琏二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