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五十五一章 倘若当日身先死(第 3/4 页)

    殷鉴不远,洪承畴自然不会再走杨镐的老路,他走了另外一条路。

    绝不分兵!

    但是这样一来,十几万人猬集在山海关、宁远到锦州一线,粮草供应便是最大的问题。

    今天吴三桂被他宣召到行辕来,除了要当面嘉勉一番他两次往返于锦州运输粮草的功绩外,便是要和他一道商议一下战事该当如何进行。

    如今大军每日但就粮食一项便消耗巨大,还不算随军的数万匹骡马骆驼等需要的草料豆料,除了军兵吃用之外,还有数万民夫,这些人每天就算只吃粮食也要至少二斤(没有副食,蛋白质和脂肪类的营养跟不上去,只能在淀粉类上补齐了。)计算下来,每天这十几万人便至少要消耗二三千石粮米。

    而且为了整个战略构想,蓟辽督师洪承畴更在杏山,塔山,宁远等地大力屯粮,每处至少有供守军所需半年,甚至一年之粮草,为的便是要与对面的清军大打消耗战。

    而所谓松山锦州战役失败的原因在于清军攻克了笔架山,这不过是一个次要原因。笔架山孤悬海中,只因为海运方便,该地作为一个中转站罢了。一般粮草一到,都运入附近的城池之内,笔架山本身的粮草,并没有多少。

    最多时笔架山上才多少粮?十二堆!粮草十二堆。能让十几万明军吃几天?

    如今洪督师每日里不做别的事,便是与朝中大佬书信往还,文牍来往,为的无非是两件事,一是兵,二是粮。

    “朝中诸公已经答应,将在杨阁部麾下剿贼颇为有力的吴标所部调到辽东前线,这几日便要从四川启程出发。这样一来,这辽东便要有两个吴将军了。双星闪耀,也是一时之佳话。”半是鼓励。半是激将。洪督师将近日来的军情新进展向吴三桂做了一个介绍。

    吴三桂虽然年轻,但是却颇有城府,听了洪承畴此番言语,却是喜形于色:“听闻那吴标将军所部纪律精严。全军善用火器破敌。如今奴贼炮火火器亦颇为犀利。如今有了精善火器之军到来,乃是我大明之福!”

    吴三桂这话,倒也是实话。

    洪承畴自从到了辽东前线后。便发现对面的清军远非只知道快马轻刀以走致敌的农民军可以比拟。

    松山守将樊成功的塘报中便如此描述:“达贼多载炮火,将松山25日,26两日狠攻,势甚危急,城中拾得打进炮子601余个,俱重十余斤,目下南墙所装红夷炮四十位,以牛十二只拉炮一位。”

    而为了改变这种敌人火器远胜于我的不利局面,洪承畴除了在蓟州设立火药局,造枪造炮之外,更是不断的上奏朝廷,要求朝廷供铳供炮。但是,他向工部请发二号、三号大炮各五十位,鸟铳一万杆的公文上去多日,但是工部却只发下灭虏炮五十位,鸟铳二千杆。

    这与实地需求相去甚远。

    “大人,不是上奏朝廷,准备檄调南粤军所部劲旅前来辽东破贼?”对于远在岭南、福建的南粤军,出身关宁军系统的吴三桂感情颇为复杂。

    一来,对那支战斗力强悍之极的军队从内心钦佩,颇为神往,愿意与这样的强者为伍。二来,却对南粤军心中厌恶之极。原因嘛!不外乎便是当日数千关宁军被俘官兵被南粤军杀了一个干干净净的。就连出自舅父门下的援剿总兵祖宽也被李守汉军前正法。而且这厮还大言不惭的接受了朝廷宁远伯的封爵,这可是封爵位啊!在如今的大明朝,武将头上有什么右都督、左都督,官居极品,都相对容易,然而想封伯封候,谈何容易?就连舅父祖大寿,也只是大明太子少傅、左都督、锦州总兵的官衔。

    浅浅的一层膜有若一道天堑,将大明多少都督挡在外面。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机战之无限边境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明烟火 蜀汉之庄稼汉 红楼琏二爷 大唐腾飞之路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机战之无限边境 沉溺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万历明君 大清要完 木叶之风暴之主 秘密部队之龙焱 希腊神话 江湖三女侠 巡狩江山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穿越兽世当神棍 红楼琏二爷 嬉游花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