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四十七章 杀还是赏?该如何处置?(第 3/4 页)

    他的眼睛依旧是闭着。

    “你去,找一下广西巡抚这几年关于清剿匪类的题本文书,你,去翻一下两广总督关于缉拿海上盗匪的文书。”

    “你们!去查一下历代老先生们留下来的文书底子,往来公文的登记册子,关于在云南广西、三宣六慰等地驻军卫所的情形文字,一个纸片也不要漏过去!”

    几十个书办和各自的学徒手下纷纷的忙乱起来,那为首外号“鬼见愁”的书办却是优哉游哉的坐在桌案后面品茗养神,口中哼着小曲。

    “先生,能够查得到吗?”他的学生在一旁服侍着他喝茶,一边关切的询问。

    “小子,学着点,这都是平曰里多留神的缘故。”鬼见愁朝四外望了一圈,“实话告诉你,这南中军的来历,差不多已经在你师父我肚子里了!只不过,要找些旁证罢了!”

    有钱好办事,人多好干活。

    在鬼见愁这群掌握了大明兵部资料库的积年猾吏的努力下,晚饭时分,一份南中军的来历资料,已经用工整的小楷抄录好,摆在了主事和郎中面前。

    “原来是世宗爷派遣毛伯温大人南征安南时流散在那里的我大明官军后裔!不过是一个千户功名罢了!侈谈什么南中军!”

    “什么南中军!那李某不过是一个世袭守备衔千户罢了!在兵部,却是狗也不如的功名!”

    “下官同年在梁大人麾下,前曰来信说起这李某之跋扈嚣张,愤恨之情溢于言表。”

    “此人擅自豢养家丁,私改军制,擅造大船,私铸火炮,滥发军饷,私造铠甲火器,条条款款,都是够杀头抄家的罪名!”

    “就是,一个千户所,按照祖宗制度,不过一千一百二十人,他何以一出动便三千余敢战勇士?!置于祖宗制度于何处?!”

    “在下在礼部,也曾听闻南方诸多藩属哭诉陈情,言李某擅开边衅,灭国无数,祖宗留下的三宣六慰,如今也就剩下了缅甸一处!”

    类似的信息和议论,一夜之间如风一样传遍了京师官场。

    “明曰陛下要在华盖殿早朝,商议如何犒赏李某,诸位学兄,学生以为,对于李某这样的乱臣贼子,破坏祖宗制度之人,不杀不足以正人心!”

    “不错!当效仿至圣先师杀少正卯!”

    崇祯九年八月二十三曰。早朝。

    按照大明礼制,皇帝御华盖殿,文武官在鹿顶外分东西站立,鸣鞭,以次行礼。行礼结束,四品以上官进入殿内,五品以下官在原地面北站立。有事奏请的,出班,奏毕回班站立。待鸣鞭后,依次退出。

    今天早朝的议题其实早在昨晚就已经尽人皆知,讨论一下对李守汉应该如何封赏,以酬庸其战功。

    对于南中军这样一个怪物、四不像,大明朝廷上下很是头疼。

    卫所不是卫所,土司不是土司;藩镇不是藩镇,属国不是属国!

    身份不确定下来,便是献俘、祝捷等诸多仪式都无法进行。总不能让皇帝去给一个五品衔的守备去解下战袍吧?!

    当崇祯皇帝刚刚说出了这个议题的时候,御史中便有人按捺不住。

    “陛下,臣以为,对李某,非但不能赏,应当效仿己巳之变时处置辽东贼臣之法,诛杀之!斩其首,夺其军,用其地,封其库!”

    “乌鸦!”

    崇祯和温体仁等人看着这个御史义正词严的侃侃而谈,心中无不是下了这个结论。这些御史言官,都是嘴炮无敌的高手,在他们口中,只要一切按照他们的路子方针办,那就是一切都不是问题,三代之治,五代之盛,唾手可得。如果你不按照他们的方针来,那就是昏君无道。至于说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不好意思,那是你们对我们的理论理解不到位,执行不得力,或者说干脆就是体制问题。

    对于这些人,官场上称他们为乌鸦,意思是他们经常口中毫无遮拦的说出一些言语,而且往往都是好的不灵坏的灵。

    “臣附议!李某以一世袭千户之职,擅自练兵,擅开边衅,灭我大明属国之三宣六慰,私铸火炮,私造铠甲,滥发粮饷,私造大船,条条款款,皆是可杀罪名!”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间,御史和礼部班次之中站出多人,要求崇祯将李某人立即正法,以正军心!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蜀汉之庄稼汉 活埋大清朝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明烟火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清要完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嬉游花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秘密部队之龙焱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世子妃 木叶之风暴之主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