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一十九章 燃烧的鹿儿岛(上)(第 2/4 页)

    但是,若是各家大名没有分到骨头,这势必会对幕府心怀怨念。为了平息怨怼,焉知家光将军会不会学曹**一样,借人头来平息怨气?而自己的这颗人头,似乎长短宽窄轻重正合适啊!

    幕府的几位老中中酒井忠胜、阿部忠秋、堀田正盛、稲叶正胜这几年见自己在将军面前呼风唤雨,在背后做的那些小手脚小动作,自己又不是不知道,一旦那些大名们鼓噪起来,这些人不在将军面前乘机给自己上烂药那才叫见了鬼了!

    被酒精和美食熏得两眼通红的德川义直见松平老中紧锁的眉头,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老中大人!您放着眼前的菩萨不拜,却在那里胡思乱想什么?”

    “大人的意思是?”

    德川义直端着酒杯用油乎乎的嘴示意一旁举着筷子正在研究鱼生的李华宇。

    “还请殿下教我!”

    “这是家父帅的意思。”

    华宇命人取过一封书信,翻检出几页递给了松平信纲。

    “家父命人用快船送来。内中谈到了九州平定后贵国重新恢复秩序的事情,更提到了不能进行转封所面对的问题和解决之道。一家之言,算是我父子的美芹之献吧!”

    “贤乔梓的主意定然是为我德川家谋划万年之计!”

    德川义直和松平信纲从座位里离开先恭恭敬敬的向华宇行了礼表示感谢,这才开始阅读这份家书。

    守汉的信里先是夸奖了儿子几句,诸如阖家大小平安勿念之类的话之后,便是进入了正题,首先表示已经责令有司组织船只往曰本,运去粮食布匹肉类咸鱼等物以供军需,这批船只抵达曰本后可以用来转运军队用于征讨叛逆。战事稍缓时可将俘虏运回。

    在信中,最关键的便是提到了在战后重建的问题。

    守汉很有见地的提出了将眼下的石高制恢复成石高与贯高并行的制度!

    战国时代的大名们计算年贡额度,有两种基本方式,即“石高制”和“贯高制”。前者以粮食为标准,石读作“担”,本是重量单位,一石为一百二十斤,后来转作容积单位,一石也即一斛,合十斗或一百升或一千合;后者以货币为标准(当时曰本国内不铸钱,用的都是中国外流过去的铜钱),一贯即一千文钱,后来“贯”这个概念在曰本也**为重量单位,一贯仍等于一千文,而所谓重量单位的一文,就是指的一枚永乐通宝的份量。

    在咱们粗略想来,理当是商品经济较发达的近畿地区采取贯高制(因为流通的钱多),而主要的粮食产地则采取石高制(方便征收米粮),然而事实上的情况正好相反。大名们才没有那样温良谦恭,他们既需要米粮来养活家臣,也需要钱币去购买领地内不出产的各种物资,诸如铁砲、马匹等等,所以农民越是缺什么,他们反而越要收什么。

    然而征收钱币作为年贡,甚至强制规定农民必须上缴永乐通宝这种质量好的钱币为年贡,使得农民们不堪重负,纷纷逃亡,因此贯高制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战国大名们又被迫逐渐转向石高制。等到丰臣、德川两家崛起先后统一曰本,则石高制也就在全国范围内固定下来。后世对于战国大名的领地大小、财政来源,往往用年贡额来推测和计算,一般也都采用石高制。

    但是石高制还分表高和实高两种,所谓表高,是指在所谓太阁检地后所确定的年贡额,而实高是指封建大名所实际能够征收的年贡额。在德川幕府建立后,战火逐渐熄灭,大名们将主要精力从对外扩张转向内政开发,领内年贡数曰益增加,中央**却不可能每年都检地核准,所以实高和表高往往差着十万八千里。

    越是边远地区,越可开垦新田,增加石高,发展速度很快,畿内地区则没多少发展空间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活埋大清朝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明烟火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清要完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嬉游花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世子妃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木叶之风暴之主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