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百一十六章 天崩地裂(八)(第 1/2 页)

    随着清军的渡江南下,步步紧逼,南京城内非但没有一片紧张繁忙的备战或者是逃难景象,反而是谣言四起,流言遍地。

    也许是因为外围的重要据点已经丢失,赖以阻挡清军的长江天险不复存在的缘故,南京城内的人们的举动在清军和南粤军眼里都是十分诡异。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南京的地图,南京周围的地理环境十分特别,所有的山头都是由远而近逐步降低海拔,也就是说,南京周围的山头,与南京城形成了一个类似于盆地的环境。因为这种特殊的地形,历来守卫南京,防御线最少要从安徽开始。最早开发江东,定都金陵的东晋,他们的防控要点更是设在了荆州。更不用说理发师兄弟的湘军,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路上,几乎就是以围攻安庆,这座天京上游的城池为首要目标的。所以,知道为啥淞沪会战之后,南京根本就守不住了吧?不是将士们不卖力,而是当时的国民政府最高军事当局采取的战略就是错误的。换一句人话就是,主张守南京的,都是不顾现实的傻逼。面对着气势汹汹而来的日本鬼子,手中既没有强有力的部队,又没有太平天国牢牢控制的外围要点,而是仅仅凭借着锁了城门不让部队和居民撤退的命令就想让从淞沪前线撤下来,疲惫不堪的部队爆发出小宇宙燃烧之后的战斗力?你就是让顾老师把斗战胜佛请下来也未必能行啊!

    但是,同太平天国的将南京变成一座堡垒截然不同的是,此时的南京城中,却是另外的一番景象。

    茶楼酒肆,秦楼楚馆,只要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是各种版本的谣言集散地。

    “听说了吗?有人从宫里爆出的惊天黑幕!咱们那位弘光皇帝,根本就不是姓朱的!”

    “老兄,知道不,咱们的皇上,可是当了皇帝之后,连原来跟他一起共过患难的妃子都不要了,每天就是各种的泡在女人堆里!”

    “你说得这个,还不叫啥事,当了皇上,哪个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我可听说,咱们这位皇上,口味与众不同呢!?”

    人们用一种大家都是男人,你懂得的暧昧猥琐眼神互相交换着神情。

    “我听宫里办事的人说,咱们这位皇爷,不好妇人,专好童女。每日必饮烈酒,然后,每日御童女十数人。每天凌晨,后宰门外要搭出去好几具童女尸体嗯!”

    这是指责弘光皇帝朱由崧同学每天和他的祖宗嘉靖皇帝一样,喜欢御童女来求长生,但是,令人发指的是,每天都有童女因此而被他蹂躏而死。

    “怪不得!这南京城里的要饭花子,每天夜里都是提着灯笼到秦淮河边上、江边上去捕捉蟾蜍,还在灯笼上写着‘奉旨捕蟾’四个红字,唯恐别人不知道他们也是钦差,在办皇差!原来,这南京城内外的蟾蜍,都被皇上拿来制药,然后嘛,‘可怜数点菩提水,倾入红莲两瓣中!’都被皇上拿来派这个用场了!”

    “嗤!你们这群乡窝宁!真的是没见识!听到点从茅厕隔壁传来的谣言,就在这里大肆宣扬,也不怕丢了咱们南京城的脸面!皇上还用得着捉蟾蜍来配药?还用得着什么童女?狗屁!你们没去过北曲吧?北曲最大的老板林大掌柜,那才是奉旨办差的人物!每日里给皇上往宫里送女人,送情景,送布景,送道具。什么白的黑的棕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什么天竺的、天方的、欧罗巴的,土耳其的、佛郎机的、西班牙的、葡萄牙的,要哪里便有哪里的!还有,听说过蛟龙吗?你们在南京城里总是看见过蛟龙皮甲的,那甲胄嘛,穿上比棉甲铁甲轻便,漂亮,而且刀枪不入!南中专门有人捕杀蛟龙,用蛟龙肉干来入药,那药用起来,当真才是一次便是一日,一日便是一次呢!”

    各种各样半真半假真真假假的消息,便在茶馆酒楼这种人员密集但是又彼此之间表面上熟悉,实际上陌生的环境里被人有意识的推广、交流,然后再衍生出新的版本来继续传播。目的只有一个,让人们觉得在皇宫里的弘光天子,是个道德品质很差的人。

    从下三路上去抹黑一个政治人物,是古今中外一个很传统,但是绝对管用的招数。不要说我天朝上国各种各样对开国领袖和核心的段子,就连皿煮灯塔,不也一样有?那位坐着敞篷车在达拉斯街头被一个打靶从来没有及格过的退役士兵用一支栓动步枪在短短几秒时间内从不同角度开火击中的总统,不也有和玛丽莲梦露各种叉叉圈圈的传闻么?而且,尺度最大的还是和他弟弟一起和这位英雄三匹。更不要说曾经在九十年代导致全球网络塞车的独立检察官斯塔尔的那份关于阿美利加总统和白宫实习生不可不说的故事报告。话说,当年还是青葱少年的作者,可是拿来当做经典来拜读的,就和什么***、九尾龟、金鳞、阿斌等等经典一样。

    按照正常的套路,说完了你的裤子拉链问题,就要进行两院弹劾流程了。

    “如今南京城里,又有人把当初的童妃案、假太子案拿出来说事了。”

    在弘光皇帝监国之初,便有人先后制造了“大悲和尚案”、“童妃案”、“假太子案”,用来制造弘光皇帝得位不正,他的皇位不具备足够的合法性等等舆论。

    假太子案,我们前面的章节里提到过,假太子自供高阳人,姓王,名之明。王之明虽然纯属假冒,然而弘光朝廷越辩流言传播越广,有心者自然不会放过机会,野心家将流言加以利用,最终左良玉以救太子为名挥师东进,成功颠覆了弘光政权。东林人士更是利用假太子案攻击弘光,在清军南下南明危如累卵之际还不忘利用假太子驱逐弘光,进一步接管南京,然后将南京拱手送给满清。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活埋大清朝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我的谍战岁月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明烟火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红楼琏二爷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晋末长剑 机战之无限边境 沉溺 希腊神话 北齐怪谈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万历明君 巡狩江山 木叶之风暴之主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大汉帝国风云录 穿越兽世当神棍 我在木叶练吐纳 星海王座 沉香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