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七十三章 潼关之战(六)(第 1/4 页)

    潼关城内城西,大军云集;杀气冲天,飞鸟不敢落。

    对外宣传的潼关守将巫山伯马世耀的大旗,很威风的在城头上飘扬着。但是,在城内的街道上,马世耀的帅旗,却被挤在了不显眼的角落里。

    这里的随便哪个旗号,都比他要来得威风,来得响亮!

    “提营总制,汝侯,权将军刘!”这是人称总哨刘爷刘宗敏的大旗。

    “左营制将军,磁侯刘!”这是磁侯刘芳亮的大旗。

    “权将军,泽侯田!”田见秀虽然此时人在湖广管理民政屯田事务,不在陕西,但是他的旗号仍旧在刘宗敏的大旗右侧树立着。

    至于说高一功、袁宗第、郝摇旗、刘体纯、李强、李友、白旺、白鸣鹤、李双喜、张鼐等顺军大将的旗号,依次雁翅排开在城内潼关总兵衙署前。在他们的帅旗认旗下,各自的亲兵护卫,一色的都是精壮兵丁,精良的甲胄器械,远处的箭道上,喂养的膘肥体壮毛片油亮的战马不时的发出一声声嘶鸣。

    人马虽然多,但是,却没有人敢发出喧哗之声。因为,就在总兵衙署门前,大顺皇帝的御营亲兵在从辕门一直到帅堂前摆开了队列。威严、肃杀之气充斥在帅府。

    潼关城外,往西安,哦,不对,是大顺的都城长安的官道两侧,更是大军云集。旗幡如海,刀枪铳炮如林,兵丁马匹如云。

    顺军在陕西的主力精锐,尽数在此了。

    潼关总兵的帅府,此时成了李自成的临时指挥部,或者说是行宫。

    而帅府的大堂上,此时更是成了大顺朝廷的议事所在。

    李自成像一个陕北老农一样,蹲在地上,手中捧着一个硕大的老碗,眼前一碟蒜汁,一盘炒鸡蛋,一碟子凉拌萝卜丝,手指中夹着两个馍馍,嘴里西里呼噜的将碗里宽大筋道的面条吞下去,不时的嚼上几口馍馍。

    “还是咱们关中的麦子好吃啊!”他放下大碗,意犹未尽的冲着面前的文武大臣们发出一声感慨。

    “这是天子洪福,孙传庭老倌儿在关中行新政,修水利,本来打算凭借这关中的沃野千里之地来做螳臂当车之事,却不料徒劳无功,为圣天子清道尔!”李岩很是恰当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既肯定了前朝督师孙传庭的功绩,又捎带着捧了一下李自成。

    “要说孙老倌儿,那确实也是有本事、有骨气的!只可惜,他跟错了人。他要是肯跟着皇上打天下,只怕,此时早已是天下太平了!”刘宗敏放下手里吃得精光的大碗,满意的打了一个饱嗝儿,从另外一个角度,响应了李岩的言论。

    眼下的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对于大顺军来说,其意义不亚于在河南攻克了洛阳、开封、打垮了左良玉的几十万军队。这块土地上出产的粮食、棉花,都是战略物资。在第一次看到各地征收粮食赋税的账册时,李自成很是感慨的同李岩说了一句:“朕今天才知道,当年的秦始皇、汉高祖、唐高祖父子,是如何定鼎天下的!”这几个人,都是依托着八百里秦川,靠着这里良好的水利设施,灌溉体系,所生产出来的粮食向东发展。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明烟火 蜀汉之庄稼汉 红楼琏二爷 大唐腾飞之路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机战之无限边境 沉溺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万历明君 大清要完 木叶之风暴之主 秘密部队之龙焱 希腊神话 江湖三女侠 巡狩江山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穿越兽世当神棍 红楼琏二爷 嬉游花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