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电动汽车可以搞(第 3/4 页)
不只是她,李牧都没玩过这么大的。
好在李牧已经制定好了大多数的关键节点,林清雅只要按照李牧的要求和节奏往前推进,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偏差。
要走之前,埃隆·马斯克忽然给李牧打来电话,说想问问李牧最近有没有时间,他想仔细跟李牧汇报一下关于之前考察过的那个用850电池组研制新能源汽车的极客项目。
李牧直接对他说:“这样吧,你收拾收拾,明天跟我一起去趟剑桥,我们可以在飞机上慢慢聊。”
埃隆·马斯克愣了愣,随后说:“那行吧,我安排一下工作,明天跟你跑一趟。”
李牧说:“我待会儿让紫薇把起飞时间告诉你。”
……
公务机飞赴马萨诸塞州的路上,埃隆·马斯克坐在李牧的对面,在小型会议桌上摆满了一大堆的材料,对李牧说:“李总,我对那个电动汽车的研究项目做了一个尽调,总体来说,我对他们这个项目非常看好,觉得可以认真的搞一搞。”
李牧问他:“具体是哪里让你很看好?”
埃隆·马斯克说:“主要是思维模式,以及技术上的可行性。”
说着,埃隆·马斯克又介绍道:“电力驱动有很多优点,环保是一方面,廉价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电力驱动的车,很容易在性能上取得突破,而如果使用铅酸电池,能量密度小、电池重量大,会在续航、动力以及电池寿命上有很大的损失,而这个团队另辟蹊径,他们采用850锂电池制作成电池组,能量密度高、重量轻而且寿命比铅酸电池至少高出三五倍,所以在这种技术条件下,电动车的续航、重量、动力以及电池衰减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李牧问他:“用这种技术造车,充满电能跑多远?”
埃隆·马斯克说:“他们现在已经在框架车上做实验了,如果电池组密度大一些的话,续航里程突破三百英里不是问题。”
“充电呢?”李牧问:“这样的车充满电需要多久?”
埃隆·马斯克说:“如果充电设备的电流足够大,六到八个小时可以充满电,这样的车子,将非常适合中产阶级使用,续航能力足以应付他白天的行驶需求。”
李牧点了点头,看来特斯拉本身在电池上的技术现在就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了,这样的话,如果给予足够的投资,项目具备快速启动的能力。
不过,上辈子特斯拉最大的问题就是产能的限制,所以李牧问埃隆·马斯克:“如果我们投这个团队,那么生产环节怎么解决?”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