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抓住互惠互利的机会(第 2/4 页)

    差不多有一半剑桥的学生,会选择在毕业后留在欧洲发展,少部分则选择返回祖国,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才会决定前往北美发展,而且,由于剑桥一贯的发展情况,前往北美的学生几乎全都去了华尔街,极少有人会选择去硅谷。

    不选硅谷的原因并不是他们对硅谷不感兴趣,而是他们觉得,自己想进硅谷的难度,要比进华尔街大得多。

    别看这些剑桥、牛津以及帝国理工这些大学牛气得很,但是在这个年头,因为身处欧洲、远离互联网行业的中心,所以这些大学的学生,真正能够进入互联网核心圈的机会很少,更别提牧野科技这样的顶尖企业。

    如果牧野科技不给他们直聘岗位,那很可能一年到头一个剑桥的也不会招。

    原因倒不是因为剑桥哪里不好,而是因为,硅谷的公司,更倾向于招聘本土员工,以及经验丰富、吃苦耐劳的华夏、印度员工,对养尊处优的欧洲大学生来说,他们天生就有些排斥。

    更何况就算是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这样接近互联网圣地的美国高校,其学生想进牧野科技也没那么容易,更何况欧洲这些远离互联网战场的学生。

    对英国这些高校来说,他们也意识到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所以也很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突入互联网核心层、突入硅谷的好机会。

    现阶段,硅谷远没有十几年后那么国际化,现在硅谷的从业者里,七成以上毕业于美国的大学,剩下的多数来自华夏和印度。

    欧洲大学出来的学生进华尔街还算容易,进硅谷可真是没那么轻松。

    此时的欧洲,和日本有些相似,他们都有很强的经济基础、很强的工业以及学术基础,但是唯独没有强大的互联网基础。

    日本没抓住互联网产业,欧洲也是一样,再过十几年,世界互联网公司市值前二十名,会被美国企业与华夏企业瓜分,欧洲、日本以及其他的国家,无一有缘。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除了美国和华夏,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创造出真正的互联网产业氛围。

    这些问题,欧洲的高等学府在早就已经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对任何一所世界知名的大学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学术成就以及学术建设,而是毕业学生在全球各地、各行各业的开枝散叶,李牧把这一点总结为学术殖民。

    在李牧眼里,学术殖民就是一种文明手段的垂直渗透,而且在现代社会屡见不鲜。

    如果清华有几个毕业生进了硅谷,并且在有影响力的工作拿到了有影响力的职位,那么后续硅谷的清华毕业生一定会越来越多,甚至最终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同学会;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那年花开1981 大国军垦 1987我的年代 讨逆 大医无疆 至尊战王 混沌天帝诀 巅峰学霸 1979黄金时代 神州战神 重回1982小渔村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盖世神医 牧者密续 华娱从男模开始 国民法医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捞尸人 好运时间 丹霄万里 理我一下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仵作惊华 白色口哨 斗爱之冠 小蘑菇 他从火光中走来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刺青 黑天 漂亮朋友 蜜桃甜 盖世神医 过度接触【完结】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完美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