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五十章 未来必有一战(第 1/2 页)

    “诸位,我们和日本人之间,是不可能和平相处的。》。》未来,必然会有一战的。东亚太小了,只能够允许存在一个强国。所以,我们和日本这两个国家中,必须要分出胜负才行。”吴皓轩郑重的向军政大臣们说道。这一点,也是他一直以来都坚持的。

    大臣们都点了点头,从现在看来,中日两国之间,的确是矛盾越来越严重。未来,除了战争之外,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了。

    “日本的综合实力,实际上并不比我们强大太多。陆军方面,我们已经比他们强了。海军方面,我们现在虽然还是一片空白。但是,等到年底之后,我们的舰队就能够回来了。到时候我们和日本海军之间的差距,将显著的减小。至于工业和经济实力,我们也不比日本人差。并且,我们的发展潜力和速度,要远远强于日本人。所以,两国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的。未来,我们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吴皓轩对于未来获得胜利,有着无比的信心。

    “但是,为了我们能够更容易的赢得对日作战的胜利,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对日本进行打击。特别是经济上的打击。只要日本的经济持续恶化下去,得不到发展的话。那么,未来我们要打败他们,就容易得多了。”现代的战争,打的就是钱。没有钱的话,仗根本就打不下去。

    吴皓轩对日本有着很详细的研究,也知道日本的弱点在哪里。所以,现在就是针对日本的那些弱点那进行部署,确保在两国开战的时候,中华帝国能够占据绝对的优势。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优势,同时还有经济上的优势。只有这样,中华帝国才能够干净利落的赢得胜利。

    众所周知,1894年日本通过甲午战争,踩着满清腐朽的尸体才获得了一定的政治地位。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在1897年同俄,德。法,奥等国签订新约,完全废除强加在日本头上40年之久的不平等条约。在后面的1899年更是改订关税,将出口税废除。同时废除原来一律5%的进口税,讲进口物品分为有税品,无税品,禁制品三类。其中有税品税率约为5%—40%,细分为8种。工业制成品税率一般为20%。对于日本工业所需原料,譬如棉花的进口则实施免税,对于酒等奢侈品则课以重税。

    但是,这种改订是不完全不彻底的,对于西方列强的主要输出商品,譬如英国的棉毛织品,铁类,染料等,仍保留片面协定关税的特权,平均为10%。事实上。直到日本打赢了日俄战争,获得二等强国的地位后,才于1911年完全收回关税自主权,制订了新关税。但即便是这样,也使得日本的关税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

    所谓一文钱难倒英雄,在日本的工业化进程中,进出口贸易一直是无可替代的生命线,在1910年进出口总额甚至高达工农业生产总值的41%。毕竟作为一个岛国,日本的外贸依存度相当高,而进行的产业革命则“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更别提甲午和日俄的扩军武备基本大部依赖进口。而这就导致了日本在对外贸易当中的严重入超。而此时日本出口的拳头产品,则是生丝。而在这个方面,中华帝国完全是可以和日本竞争的。毕竟,在日本崛起之前。生丝一直都是中国出口的拳头产品。

    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就开始主抓生丝和茶叶出口,并在1890年左右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平均的生丝质量就超过清帝国的生丝,茶业也全面采用机器化,逐步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生丝出口国和第五大茶叶出口国。等到了1910年。日本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丝出口国,每年的生丝总产量达到了12460吨,出口总量为9462吨,占据了全球出口总量的75%。

    日本四大财阀在当时几乎都是靠生丝出口所赚取的利润来维持自己的其他工业,扶持重工业,慢慢过渡为一个工业强国。日本的生丝业能够逐渐发展起来,并击败中国的生丝业,甲午战争的功劳占据了一半(毕竟甲午的赔款虽然基本上用于发展日本军事,但总体上财政支出可以缓一口气了,要知道为了打甲午战争,日本大部分财政投入到了军队建设,而挤压了其它产业),另一大半则属于日本京都府。1868年,京都府设立了西阵物产会社,负责救济贫困的丝农和织户。明治三年,设立舍密局和授产所,相当于化学研究所和技术推广所。1870年,设立养蚕场,推广新蚕种和新技术;1871年,设置畜牧场,推广新牛种和绵羊,派人前往法国学习新织丝工艺和西洋染色工艺,购买新机器……七年,设置织工场,推广新型手工织丝机器和工艺。这些“场”全部将技术收集、研究、改良、推广等工作集中于一身,迅速使京都的丝业由衰转盛,并将成功的经验推广到整个日本。尽管京都府也走了很多弯路,可和清廷各地政府的“无为就是”政策相比,实在是积极很多。

    日本人砍伐了大量树木,种植桑林。随着京都丝业的发展,日本较有实力的财阀都迅速以此为模板,利用政府的支持和自身的财力在整个日本推广开。1878年,日本生丝出口量为726吨,总产量为1226吨清制205万斤,尚不足江浙两省一年产量的1/3。1883年,日本生丝出口量为1347吨,总产量为1682吨。1903年,短短的二十年间,日本生丝出口总量达到6750吨,无论是数量和平均质量方面都正式超过满清。1910年,日本生丝出口量为10462吨,达到了世界生丝出口总额的3/4,为中国的六倍,而这就是日本经济最为关键的出口物资,为日本换取了大量外汇和黄金。

    而中国的一大外贸创收的拳头产品生丝,却日益萎缩了。试想一下,如果当年中国的生丝产业能和日本进行全球竞争,那么对于日本重工业的发展就是一大限制,毕竟日本人当时重工业落后,进口设备的资金基本上是来自出口的轻工业,其中一大部分就来自生丝产业。

    尽管日本生丝贸易不再像1860年那般占据40%的出口份额,但在1908-1912年,生丝依旧是日本最大宗的出口品,更占据总出口份额的近3成。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江湖三女侠 风声 晋末长剑 天下枭雄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王者至尊小说 希腊神话 1918远东战云 带着咸鱼系统打鬼子 妖尾的文字魔法 嬉游花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斗罗之墨竹剑 圣女请安分 我是不是见过你 召唤之绝世帝王 大清巨鳄 不许没收我的人籍 大周守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