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金牌(第 3/4 页)
大家的惊叹还没完,又有人走了过来,要和周易合影。这次来的是中国乒乓球男队的球员马龙。
接下来,陆续有人来找周易合影、签名。
看的旁边的队友们目不暇接,这个时候他们中很多人才突然意识到,其实他们国奥队里也是有那种影响力超出了本项运动项目的大明星的!
这让国奥队的球员有点自豪。
周易确实是国奥队的头号明星,虽然留洋球员有五个,但最耀眼的显然还是周易。就连在成立大会结束之后的媒体采访中,周易都作为国奥队的代表接受了国家级电视台的采访。
在被问到对于初次参加奥运会的感受时,他说:“很兴奋也很激动,以前只能在电视机前看奥运会,没想到自己也有机会亲身参与到奥运会中。”
这样的回答其实还是挺得体的。
不过接下来的一个问题他的回答却让在场的记者和队友们都有些意外。
记者问周易对于初次参加奥运会有什么目标或者展望的时候,周易微笑着说:“和世界各地优秀的球队、球员交手,然后获得冠军。”
周易说完,采访他的记者愣住了,他身后那些队友们也愣住了。
除了五小龙之外,都愣住了。
他们没听错的话,周易刚才说到了“冠军”?
“这个……抱歉,可以再重复一遍……”记者也有些懵,她向周易确定。
“嗯,冠军,我希望我们可以在奥运会上拿到冠军。这就是我个人对奥运会的展望。”周易重复了一遍,这次他说的更清楚了。所有人都听到了他说“我希望我们可以在奥运会上拿到冠军”。
周易疯了吗?
记者震惊之余突然意识到着或许是一个大新闻,于是她连忙追问道:“为什么会提出这么,这么……这么高的目标?”她都被吓得结巴了。
周易继续保持着微笑回答记者的提问:“我想这是一个符合奥运精神的目标吧?更高更快更强,如果金牌是最高目标,那就应该朝着最高目标努力才对。四年一次的奥运会,对踢足球的我们来说,这辈子就一次参加的机会,当然要争取做到最好。”
“所以说……金牌的这个目标是一种自我激励?”记者问到。
周易点了点头。
她见周易点头,松了口气——这么解释还算正常,并不是说周易真的想要拿冠军,而是把冠军当做是一种奋斗的动力。这就好接受多了。
对周易的采访到此结束,周易和自己的队友们将要离开人民大会堂,回到香山的集训基地,继续集训。
他的队友们在回去的路上围住了周易:“周易,那个冠军的目标是你逗记者玩儿的吧?”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