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9章】 项目启动(小年夜快乐!)(第 3/4 页)
为此,当第一所‘光明学校’落成的时候,萧风也是亲临现场为学校加持,希望更多的媒体、民众和企业家都能够注意到这个项目,进而把它建设得更好!
…………
腾龙县这所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坐落在美丽壮阔的澜沧江西岸,古生镇就是它的行政区划,这里距离‘银杏村’的直线距离也不过一百多公里。
由于这里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一直还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大概也就是和15年前的‘银杏村’没有太大的区别。
不过由于这几年帝国政府加强了对边远山区的扶贫力度,村村通的工程延续到了这里,‘镜湖集团’、‘千鑫集团’援建的一座公路桥让这片数千平方公里的山民们可以连接到外面的世界。
因为经济落后的缘故,古生镇的许多孩子在初中还念不玩就开出外出打工,村寨中的失学儿童比例也相对较高。
许多孩子们为了能够去上学,每天都要走上十几里的山路,甚至还有些孩子需要冒着极大的危险溜索过江,这种艰辛是城里的孩子所无法体会的。
在这种情况下,‘银杏基金会’在‘古生澜沧江大桥’落成之日就启动了‘古生学校’的建设,到如今总算是落成了。
这两年来,‘银杏集团’为首的企业界除了对古生镇的基础建设进行大力扶持之外,也是为当地居民创造了相当多的就业岗位以及收购了当地的众多原材料,帮助山民们脱贫致富。
比如,‘银杏基金会’就出面为古生镇的青壮年进行职业培训,并且组团让他们到关联企业去打工,劳务收入成为了古生镇许多家庭改善生活的重要渠道。
此外,‘银杏美食’等企业也是加大了对古生镇各种土特产的收购力度,这也是让当地山民增加了许多收入。
古生镇和‘银杏村’的距离不大,经纬度几乎就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无论是土壤、气候还是天气,都相当接近,因此这里的植被、物产也是和‘银杏村’相差无几。
比如,古生镇也是盛产松茸,但是在交通没有打开之前,光靠人力畜力和溜索,是无法快速地把这些山珍送到山外,因此山民们也只能守着宝山讨饭吃。
不过,随着古生镇澜沧江大桥建成通车,‘银杏美食’在内的众多食品收购商纷纷在古生镇设点收购松茸和各种山珍,让山民们多了收入的渠道。
据不完全统计,在刚刚过去的雨季,‘银杏美食’这些外地企业至少在古生镇收购了总额超过1亿rmb的松茸、木耳、竹笋等等山货。
要知道,整个古生镇的人口还不足一万人,这也就意味着仅靠山货,山民们的人均收入就破万了!
而这只是一个开端,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生镇的发展将会走上快车道,毕竟这里也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只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这里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毕竟,有了‘镜湖景区’的例子在前面,‘镜湖公司’以及国内的各大旅游企业都已经有了参照物,对于开发澜沧江两岸的旅游资源,拥有着充足的资源。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