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19章 太政官的对策(第 4/4 页)

    听到这个消息后,外务卿佐佐木五郎一脸无奈的前往太政官,这太政官不是个官名,而是个机构,相当于现在咱中国的国务院吧,而太正官的官衔最大的自然是太政大臣,现任的太政大臣是三条实美,他做上这位置源于三条家族的皇室近臣的背景。

    只是这太政大臣多少有些跟天皇类似的角色,是个纯摆设,太政大臣的职责就是把太政官里形成的文书送给明治天皇签阅,并且协助天皇进行批示,而明治天皇一般只写六个字——“ 已阅”、“同意”或者“不准”,但是三条是个没什么主见和实力的人,一切事务都由他手下的重臣来参议。

    而太政大臣手下两个重要的位置是太政官左大臣和右大臣,不过左大臣长期无人,而右大臣则是后世号称明治四大奸之首岩仓具,而左右大臣之下就是内务卿伊藤博文,而伊藤——岩仓具现在是日本权利的巅峰组合,虽然这内务卿名义上听起来和外务卿、工部卿差不多,其实差别极大,内务卿是各部之首,

    只要细数伊藤博文现在掌控的权力,这日本这个新兴王朝的实业、警察、人事三大重权都在他的手中,放到后世,那就是发改委主任、国资委主任外加政法委书记和组织部长,这位置不再各部之首那就奇怪了。

    原本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内务卿伊藤博文原本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英国的那一套他和岩仓具当年在欧洲考察之时已经颇有领悟,就是维系他们的商业势力范围,与各国进行贸易获取最大的利润,只要能保证他们商业贸易通道,英国人并不希望通过耗费巨大人力资源的地域占领来完成财富积累。

    对于英国人来说,来钱最快的无疑是一面倒的倾销贸易,这在当初的棉布、丝绸交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十几年前之前,维新之前的日本,乘坐黑船而来的英国人展开了对日本的进攻,通过武力打开了日本的商业贸易通道。

    在之后的近10年中,通过大量输入纺织品棉布、棉纱、武器,这三样东西占到日本全部进口货物的90%以上,然后获取的巨额利润掠夺性的收购日本的生丝、茶叶,当年这两样货物占到出口额的98%。

    此外英国人更是利用白银贬值和幕府制定的愚蠢金银兑换比例,大量输入白银,掠夺日本的黄金,当时国际上白银与黄金的比例是1:16,而日本国内幕府制定白银、黄金比例是1:5,这项贸易中被掠夺的黄金数量达到了一个天文数字……

    维新之后,金银兑换率上的错误被迅速修正,而棉布贸易的倾销,也在日本大举开展殖产兴业后得到彻底的改变,通过大量向英国购入纺织机,一批日本财阀利用手中的原始资本迅速崛起,三井财阀就是纺织业的最大受益者,通过技术的引进和消化,把英国人倾销的棉布、棉纱转化为自己对清国进行经济掠夺的工具。

    从明治三年起,之后的十余年,纺织业成为了日本最大的出口项目,棉布、棉纱对清国的倾销后获得的利润,又从清国的各地掠夺生产原料进行运回国内进行生产,周而复始的贸易,造就了日本这时代最大的产业,虽然从技术上来说,还是一种非常落伍的产业,但是实实在在的是,通过这低层次的产业,日本实现了对清国的经济模式上的优势。

    而这一次,显然伊藤博文希望能复制这纺织业的崛起模式,经验告诉他,这确实是一个成熟的模式,对于日本这个具有三千万平民人口的小国来说,这巨大的人力资源无疑是一项非常好的产业基础。

    外务卿佐佐木五郎汇报完英国公使汤姆森的答复后,岩仓具和伊藤显然都是很意外,目前英国商人掀起的成衣销售已经波及到好几个国家的洋行,他们了解到的情况是德国商人、美国商人也有参与其中,这无疑是一项新兴的产业。

    而其实到目前为止,对日本国内的经济形势并没有产生严重的影响,那些小型的制衣作坊,从全面支持西化的伊藤和岩仓具的眼光看来,原本也是要逐步淘汰的产业,而日本国内的棉布纺织和棉纱产业反而获得一次短暂的喘息机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寒门崛起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清要完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晋末长剑 蜀汉之庄稼汉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星海王座 大清要完 撩神[快穿] 办公室潜规则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明末逐鹿天下 大汉帝国风云录 冰川天女传 不是吧君子也防 嬉游花丛 木叶之风暴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