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北方计划铺开(第 2/3 页)
而在更高级别的内部会议中,秦铠已经向这些体系内的大佬们交了底——北面的政局可能会很不稳定,但是两广无论如何都要牢牢抓住。
秦铠想来不会危言耸听,这一次把事态说的如此严重,这些大佬们自然明白事情的紧迫性,而这一些列的议案,都是为了稳固南洋体系在两广的地位,秦大总督第一次将技术体系并列于关于体系和军队体系,这消息无疑让工业部的大佬们都是异常兴奋。
虽然一直来,拥有高级技术工或者工程师称号在南洋体系内绝对是让人敬仰的地位,但是在体系外,说白了,这时代的社会体制还是十分的落后,即便是工业蓬勃发展的两广地区,当官发财还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教条,而真正搞技术、搞研究的,这层次还停留在工匠这等低贱工作的认识上。
很显然,这份议案一旦公布,将会极大的促进那些年轻人转向技术方面发展……
当然,秦大总督能牢牢掌控两广的政局,把两广经营成现在铁板一块,现如今庞大的官员队伍可谓是功不可没,现在南洋体系的官员成分十分清晰,只有两种人可以在两广做官而且做得下去,一就是体系内培养的,包括大批退役军官和新学毕业的年轻人,二则是主动投靠的官员,这部分人都经过了考验和情报司的调查后才逐步融入的。
为此,这一次的官员考核体系的建立,秦铠没有进行太多的变动,毕竟大变革意味着大的动荡,他只在两个方面承诺了这批为体系矜矜业业工作的官员,一是优厚的退职金,在任合格,一旦告老还乡后,将从南洋体系内获得丰厚的补偿……当然。贪官和不合格的官员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二是对官员的子弟,一旦告老还乡后,官员拥有推荐自家优秀子弟入仕的权力,当然,这需要经过体系高层的审核。事实上,秦铠比在座的任何一个人都明白官僚家族出现的利弊,但在现在这个社会体制下,官僚阶层出现也是符合他所提倡的国家主义的思想。
官僚并不意味着无能。恰恰相关,大部分的官僚世家反而拥有更广阔的人脉和途径,这对于做官做事都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事实上,官僚世家出现最大的弊端,在于家族势力的庞大后的影响力,但是,秦铠确信一点,目前的社会体系下,这是必由之路。
他也曾经设想过向后世那样公平取士。但是,现在对于南洋体系来说。选择官员最重要的一点,其实并不是才高八斗,而是尽心尽责、忠心于体系,有秦大总督在上面掌舵,有着南洋工业体系推波助澜,历史的洪流很快就会让那个腐朽的王朝垮台,更优越的官员取士体系。只能留待日后再进行。
事实上,在新学之中,一些后世的革命思潮已经悄然萌芽。若非秦铠让新青年社小心引导,说不得还惹出些事情来,不过,现在这些都是星星之火,距离燎原之势为时尚早,更何况有南洋体系这个庞然大物在前,需不需要燎原之火都是个未知数。
而第三项的军队与预备役功勋体系,军中大佬们看了之后,他们看到的字里行间都透着一个意思——要打仗了!而且可能是打仗!
10月初,秦铠就已经签署了这三份经过高层官员仔细讨论商榷、在体系内执行的议案,而就在第二天傍晚,一封电报被加紧送到了总督府的案头,赵烈文看到案头这份文件的标题后,立刻连夜把电报送进了总督官邸。
正在花园中陪着戚美眉聊天赏花的秦大总督也意外的露出了几分激动,这让与他早夕相伴的戚美眉也是诧异了一回,要知道,自己这个如意郎君就是在成亲的时候似乎也没露出过这幅表情,美目上下打量了一番正在仔细阅读电报的秦总督,这才确信不是小三问题!
不过让戚书萱头痛的事情其实早就摆在面前,那个标准小三现在可在广州女子学堂读书来着,天天都有一帮亲卫暗中保护,她其实早就张罗着替秦大总督办了好事,只是秦老爷却推说那宋家小姐年龄尚小……
秦铠倒是不知道身边的戚美眉有这些想法,他的心思早跑到北方去了,电报是从天津卫发来的,海军衙门接到醇亲王奕譞的命令,抽调小火轮和水师官兵北上,圣寿节那一天要在昆明湖进行水军操演,以示昆明湖水师学堂正式落成。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