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424章 钱景美妙(第 2/3 页)

    左宗棠看了看这个草包王爷,不过这位虽然军务不通,不过却是个不乱拿主意的人,凡是免不得都要去醇亲王处请示,倒也不虞有错,只是,一旦涉及到军国大事,他这个首席军机大臣,那可就是差劲了些。

    而太上军机醇亲王奕譞历来就是个办事稳妥、低调的人物,所以深得太后信任,在这等军国大事上可不会主动掺和,他从袖子里拿出一封折子递上,“王爷,这是黑龙江将军文绪递上来的!我以为大变恐不尽然,只恐内乱迭生!”

    “文绪?”礼亲王听了也是一愣,左大学士单独把这折子挑出来,显然是另有深意,接过来看了看,眉头不禁皱了起来,转头看了看左宗棠,“大学士,这文绪言秦铠轻起边患,而黑龙江恐有池鱼之灾,方才俄国公使言,他们在外东北可有十余万大军。恐怕是一件大祸事啦!”

    秦铠毕竟只是勘定北疆边境的钦差,这拿回铎陈那倒也罢了。但是这黑龙江将军却上折子,直言无法抵御毛子的进攻,这北方防务可还是文绪说了算的!这顿时让礼亲王世铎也感到有些不好处置了,忙焦急的看着左宗棠,他既然拿出这文书。肯定有说法的啦。

    左宗棠却是拱手轻描淡写的说道:“王爷,此事完全无需多虑,秦总督绝非莽撞之人,我看他在铎陈所为。恐怕是敲山震虎之谋,否则俄国人岂肯坐下来谈判,既然俄国公使来谈这事情了。我看由曾侯出面,最为合适,秦总督在北方必然会有所动作,若是有利于我,则早日谈判定案。若是情况有变,则另当别论!”

    世铎听了之后,沉思了半晌,也没表态,第二日晨议之时。他把这事情自然拿出来禀告,原本是希望醇亲王奕譞拿个主意。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帘子后面的那位倒是先出声了,“这北疆也算是安定了这么些年,可别惹出什么事端来了,皇上和我可没睡几个安稳觉!礼亲王,这事情你可要斟酌着好好处置。”

    太后的意思可是再明白不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俄国人可不好招惹,世铎立刻应下,原本左宗棠出的点子,却也立刻改了调调,“下官遵旨!太后,此时恐怕还得请曾侯出面周旋一番,既然铎陈已经拿回,我看当尽快签订和议,相安无扰为佳!”

    此刻坐在下首的许庚身听了之后却是眉头紧皱,这北方之地的争端,已经在京师里闹哄哄的炒作了几个月了,他虽然算不得清流一党,但是他这个铁面御史的清名,却让他有机会经常出没清流宴席,那边的许多消息,都来自于现在洋务发达的两广和福建,其中更有一些他也甚为赞赏的真知灼见。

    北方毛子的态度,可不是大清想要息事宁人就行的,人家现在明目张胆的驱赶和屠杀当地的大清子民,这其中的原因,在清流的谈论中早有定论,那就是根本不打算保留当初订立条约中关于原住民的条款。

    现在铎陈刚刚收回,很显然,既然俄国公使说对方有十万雄兵,若真如此,这用屁股想想,那也知道对方岂会善罢甘休……只是,太后都说话了,这堂上四个人傻子才会开口反对。

    不过,他考虑了几秒钟,觉得还是要再多说上一句,“太后,曾侯与俄罗斯多次打交道,料想定能让俄国人低头,下官只怕俄国人谈判后,还是依旧不遵守约定,到时候难免多生枝节,恐怕勘边钦差一旦回转,这事情就有变数了!”

    他这话自然不是反对谈判,不过却把问题的实质点了出来,毛子显然是故意违反之前关于原住民的约定,这问题,不与毛子谈谈清楚,日后对方依然还是会用种种借口违反这次签署的条约,只怕这前哨的铎陈等城还是不牢靠。

    礼亲王看了看许庚身,心底对于这老头的废话也有些无奈,不过许庚身却是太后面前的红人,而且这话也说得十分再理,倒也不好多说,心中不免有些嫌他多事,毕竟这面前的事情先解决了才是正道,那毛子日后要反悔,这岂能预料得到。

    而且铎陈收回后,军机处的压力也大减,清流骂声也少多了,正是把这件事情了结的最好时机,不过,这么一说,北方的局面实在个大麻烦,还是应该早日了解为上,而处理麻烦的人选嘛……

    他立刻开口说道:“太后,许侍郎所言确有道理,这谈判之事交付曾侯处置,他与俄国人多次交涉,定然无忧,而北方之事,这两广总督秦铠向来善于和洋人作战,让他坐镇,定然无事。”

    礼亲王世铎,能坐上首席军机大臣,绝对算得上官场的不倒翁,这为官之道岂会不懂,麻烦不沾身,那是至高宝典,能推就推、能拖就拖,这种麻烦事情,他可是一点不想沾边,只是,自己这个首席军机大臣,现在这事情想不沾边还真不容易,若是事情真的办砸了,这结果,前任的六王爷奕訢可不就是个榜样嘛。

    既然许庚身提出了意见,他自然要找人来顶缸,于是乎千里之外的秦铠就成了他抵抗十万俄国士兵的盾牌,咱这可不是不仗义,那是给你秦总督机会嘛。不过军机衙门发出的诏书里,还是依照着太后的意思。清清楚楚的写着:“勿轻启边患,当以和为贵!”

    之后的事情,又是十分蹊跷,反正北京城里原本就是个大筛子,真正的机密那是不存在的。很快,这军机处关于北方边疆问题的处置内容就成了朝堂上官员公开议论的内容,而这一次,加入议论的可不仅仅是北京城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红楼琏二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