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南洋军校的改革(第 2/4 页)
宋云泽、吕率捧上来几册薄薄的小册子,发到这几位掌控着南洋体系陆军的将领手中,几位陆军的指挥官很好奇的打开研究起来。
很意外,薄薄的三页纸内容不多,一共就说的三件事,第一件就是陆军部建议好几次的事情,士官学校的建立!陆军部成立后,已经提出了多次的议案,要求增加陆军低级军官的培训。
秦铠在研究后世军队培训体系后,同时提出对高级参谋人员和高级军官的培养,也要跟进,经过越北战事的锻炼,陆军对于军官的作用愈加重视。
护***军纪和训练,完全脱离了清军的规范,一项是以秦铠抄袭编撰的两本书为范本,一本是脱胎于后世解放军的《训练纪要》,另一本是《军官、士兵管理规定》。
但是,护***引为训练宝典、秦铠编撰的《训练纲要》更多关注的是军队训练方面,《军官、士兵管理规定》则关注的是军队纪律,而军官大多数来自于马尾船政和南洋军校的学生兵,而士官的提拔,基本还是沿用清军的军功制度。
但是,随着先进火器的普及,以及火炮、马克沁机枪列装营级单位,这对底层军官有了更多的要求,对基层军官进行重新培训、提升他们的指挥能力,这一点早已引起了陆军部几位指挥官的重视。
现在已经完全不是凭着蛮力、挥舞着大刀的时代了,优秀的军官远比一个野蛮的军官更有指挥效率和作战效率。
秦铠自然明白指挥学院和士官学校的重要性,随着自己地位的稳固,这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自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这自然要需要支出一部分军费,秦铠对此自然毫不吝惜。
他和张简商议后,考虑到越来越专业的陆海军作战,确实需要有更专业话的军官队伍,所以南洋军校正式更名为南洋军事大学,内设海军军官学院、陆军指挥学院、陆军士官学校!
现在的南洋水师,外人并不清楚水师的真正实力,因为秦铠故意将水师分属南洋水师、广州水师,除了战功卓著外,外人看到的南洋系的战舰机会并不多,对于这个消息闭塞的时代,就是英国人也只是知道大清的舰队非常强大,但是具体的信息并不清楚。
不过秦铠却深深知道一点,虽然现在南洋水师的军舰还不错,但是南洋水师真正的实力,并非这些巨舰大炮,而是他身后正在茁壮成长的大工业,现在是海军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铁甲舰的时代很快就会成为历史。
但是,舰队的灵魂却来自于驾驭军舰的士官,只有建立代代相传的军官培训体制,才能让南洋水师永不屈服的军魂代代相传,没有合格的军官,士兵就会没有脊梁,而驾驭战舰的水手更加无所作为。水手无所作为,则舰船也就成无用的废物!
而现在的南洋水师军官成长走的,是一条不寻常的道路,吕翰、许寿山都是在生死实战中锻炼出来的,而底层的军官,而舰队的枪炮军官几乎清一色都是秦铠带出来的学生兵,实践证明了,在这种关键性的位置上,优秀军官具有惊人的价值。
而海军士官所必须掌握的深奥技术,已经不仅仅限于驾驶、操作、维护,更先进的测距、计算、指挥要想全面掌握,绝非容易之事!所以……海军军官学院,势在必行。
而陆军士官学校,则是陆军部几位大将集中提出来的,护***可谓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新式军队,全新的战斗理念中,成长起来一批基层军官,这些军官战不畏死、军纪严明,从以往的军事要求来看,确实是合格的军官。
但是随着军队中各式兵种的越来越多,分工也越来越明细,若是军官缺乏足够的视野,要带好队伍、要协同作战,那是有难度的,在实战中就发现,许多营级单位的大队都配备了迫击炮、马克沁机枪,但是指挥官对于如何指挥火炮、如何有效的利用重火力却全靠摸索和蛮干,根本无法发挥出应该有的作战效能。
周瑞东这些人提出士官学校的意见,更多的是从军事指挥的层面来考虑的,尽管现在护***的武器装备在越北战事中得到了检验,证明了武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但是,可以预期的未来,敌人完全可能装备同样等级的武器,到时候,对指挥的要求,将会更高更精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