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460章 大炮下的条约(第 1/3 页)

    离开日本使馆之时,秦铠无意中听到山本领事叫了一个人的名字,让他倒是惊异的循声望去,一旁一个20岁左右、身材魁梧的男子,竟然是日后的日本情报天才明石元二郎,不过现在却还是个刚刚进入外交领域的武官而已!

    出门之后,秦铠非常严肃的对**说道:“日本方面无时不刻都以中国为假想敌,参谋本部派往中国的武官几乎无一例外是探听中国机密而来,你在天津卫是北方的门户,要多加留意倭人暗中的小动作!”

    0月18日,北方的消息终于送到了北京城,黑龙江以北至外兴安岭、布列亚山以西至博罗丹河的大片领土已经重新被清军控制,黑龙江副都统刘永福送来的攻略布俄军最后要塞列亚城的战报,至此,俄国在这片土地上只有零星的逃亡分子存在,不过,在大批经历过战争锻炼的部族骑兵围剿下,他们最后的命运只能在死亡和辽阳府的矿工之间二选一了。

    得到消息后,俄国公使博白傅终于低下了他那自以为高贵的脖子,原本他还有那万分之一的期望,希望布列亚的军队能够绝地反攻,之前来的彼得堡和海参威的全都是坏消息,中国人步步进逼,就连穆拉维约夫中将都被免职了。

    而通过相对友好的法国公使、德国公使施加外加压力的努力,也因为战事上的完全失败效果甚微,中国方面负责谈判的曾纪泽甚至转达了北方堪边钦差大臣秦铠的警告,对于滨海地区和海参威港,那位中国的鹰派将军也正准备再次用舰队的大炮来进行报复。

    现在,最后的希望再也不存在了,在外东北地区,俄国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他现在唯一能为俄国争取也就是体面的失败而已,对此·曾纪泽倒是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高度表彰了俄帝的妥协行为,当天,博白傅就《中俄外东北备忘录》上签字确认了生效。

    当天下午·《福州新报》和两广多达近10家的省内小报上大篇幅刊登了北方收复领土的消息,无数热血青年激动难耐,跑上街头四处宣扬中华力量的觉醒,对于这突发情况,倒是让两广总督府忙活了一阵,不过有了巡捕局的主动维护秩序,加之青年中多以新学学生为主·虽然声势浩大,倒也秩序井然。

    天津卫,秦大总督捏着刚刚到达的电报也是心情大好,以国家主义的一些要义为宗旨,以复兴中华文明为口号,在广东新学中创办的“新青年社”发展迅猛,并且迅速扩散到新学兴盛的福建和广西。

    当然,这“新青年社”幕后的推手自然是这位秦大总督·不过,在目前的新青年社的组织并没有太多露骨的激进内容,秦铠经过深思熟虑·光靠利益锁链,确实是一个有效、快速的途径,,但没有精神支柱的集团是难以持久的。

    对于明面上的派系,秦铠可谓是羽翼日益丰满,南洋体系在朝堂上隐隐有追赶北洋的势头,但这并不是秦铠要走的道路,这个封建王朝已经彻底腐朽了,但是要发动一场“太平天国”式的内战,这也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20年前刚刚结束的洪杨之乱‘使得四分之一的国人葬生内战,这是何等惨痛的代价,一个泱泱大国,四万万人口竟然在内战中损失达一亿人口的巨大数字,可以说,即便后世的世界大战·也未有这等惨烈的死亡。

    经历过后世革命经验的他,自然明白,保守的思想才是阻碍社会进步最大的障碍,所以,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在这片土地上,编织一个孵化新思想的温床,当然,他所倡导的国家主义,将为新思想的发展指引方向。

    新青年社的组织,从一开始就渗透着秦铠体系的影子,南洋体系的军队、新学、工厂是组织骨干主要的来源,一本去除敏感字眼的国家主义小册子、一句为复兴中华的口号,构成了这个目前结构还异常简单组织的核心,外围则辐射两广、福建等地,而这一切所指,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因为他们充分感受到两广这个新体制的优越性。

    而组织的核心成员,依照秦铠的命令,组成了一个“新青年社委员会”,向下负责新青年社的发展和活动,向上通过情报司的秘密途径向秦铠负责,设计复杂的体系无疑是出于秦铠的另外一个考虑,现在军备和工业是两广不容影响的重中之重,即便是为了日后的政党做准备的新青年社,也不能阻碍这两件大事,这是整个南洋体系立足的根本。

    而就在当天,负责和淮军系统谈判的唐廷枢在与老搭档外加老对头盛宣怀商议后,很快就达成一致,李中堂拿出江南局炼铁厂的产业、秦铠出资50万两白银,成立双方合营的铁厂,生产方面由南洋重工派人负责,资金由双方各派一名掌柜同时负责。

    整个铁厂中,在唐廷枢的坚持下,由南洋体系占总股本50%,淮军系统占4998,这样的结果双方都很满意,盛宣怀扔掉一个没效益的工厂,获得可观的收益,秦铠则在暗地偷笑,大批熟练工人不费吹灰之力就纳入掌控。

    盛宣怀对于这完全脱手的经营模式十分热衷,有自家掌柜一通控制资金,根本不担心利益受到损害,而自己根本无需花费太多精力,就能获得一半的收益,所以甚至提议再由双方再按这个模式投产一座铁厂,不过被唐廷枢婉拒。

    技术工人无疑是最大的瓶颈,南洋重工正在大幅度扩张,虽然有南洋技术学校、技术学院培训后备力量,但是成为真正优秀的技术工人,依旧需要漫长的学习和实践,所以双方约定,在这家命名为“上海钢铁厂”的合营铁厂收回投资后,再考虑扩张。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活埋大清朝 骗了康熙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