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78章:寓教于乐【二合一】(第 4/4 页)

    舔了舔嘴唇,介子鸱询问他儒家弟子。

    不得不说,他此番也被小说家的这篇‘著作’给惊艳到了,若非时机不合适,他真希望好好看看后面的内容。

    而他也明白,就他这种迫切希望想看下去的态度,也意味着小说家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

    众儒家子弟面面相觑。

    他们都不是蠢人,当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他们只是无法接受,被他们看不起的小说家,居然走在了前头。

    半响后,有一名儒家弟子怯生生地说道:“我儒家……亦有许多典故。”

    听闻此言,诸儒家子弟用莫名的目光看了这名同伴一眼,让后者面色羞惭。

    要知道他儒家,那可是第一显学,何时需要拾人牙慧?况且对象还是他们万分看不起的小说家。

    但是……

    这个想法真是不错啊。

    在片刻的沉寂后,有一名儒家子弟愤慨地说道:“那些家伙(小说家),怎么可能想得出这么好的办法?”

    当即便有人搭话道:“我听说,是魏王陛下授意。”

    “哦,原来是魏王陛下授意……”

    “我就说嘛,小说家那些家伙……”

    一听是魏王赵润授意,众儒家弟子立刻就释然了。

    他们堂堂儒家子弟,怎么可能会输给小说家?但若是输给魏王赵润,那就没办法了,毕竟那位可是贤明的雄主,输了也不丢人对不对?

    于是乎,诸儒家弟子一改之前的失落,集思广益开始编写启蒙书籍。

    论典故,儒家最多,毕竟儒家思想中有很多好的用于教化世人的言论,将那些从论语以及其他儒家经典中摘出来,编写一个故事,这有什么难的?

    很快地,像什么「亡鈇」、「攘鸡」等等教导世人的言论,也纷纷以小故事(寓言)的形式出现——事实上这些还真是儒家的典故。

    数日后,待儒家子弟大致编成了书籍,将其呈送上甘露殿,由魏王赵润过目。

    虽然儒家弟子对此有些患得患失,但魏王赵润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还难得地写下了「寓教于乐」四字墨宝,叫人送到儒家的学宫。

    “寓教于乐?”

    儒家子弟仔细琢磨这四个字,随即,仿佛是得到了什么顿悟,纷纷赞颂魏王赵润超乎常人的眼界。

    而儒家这本启蒙稚童所用的书籍,也被他们抢先命名为「寓乐」,这让法家子弟恨得牙痒痒,因为他们后来也收到了魏王赵润寓教于乐的墨宝,可奈何儒家已经抢了这个名字。『注:法家也有“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等教人道理的寓言。』

    当然,「寓教于乐」也不是全然适用于各学派,比如名家、纵横家、医家等等,他们效仿小说家的小故事,就被魏王赵润退回,并且,叮嘱他们放弃初等学塾教材,专攻高等学塾教材。

    而作为补偿,赵润会在儒家、小说家的启蒙故事中,载入名家、纵横家、医家的知名人物,扩大这些学派的影响力——毕竟这些学派,实在不适合用来启蒙。

    魏兴安五年的春季,工部派人在全国三十座大县建造了国立学塾,不区分魏人、楚地人、宋郡人,招收八岁到十二岁左右的稚童,无偿教导他们。

    这使得中原诸国再次感受到了来自魏国的压力:他们并不畏惧魏国一时的强盛,可按照魏国目前表现出来的势头,这个国家,似乎是要走向经久不衰的道路。

    这可如何是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江湖三女侠 折尽春风 晋末长剑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沉溺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风声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希腊神话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明末:帝国崛起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回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