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锄禾日当午(第 3/4 页)
韩艺点点头道:“是这样的,这也是为什么下官会严格杜绝浪费粮食的现象,但凡没有吃完的,不管是掉在桌上。或者掉在地下的,食堂全部会回收,然后留着下餐给他们用,下官也不是故意这么说来吓唬他们的,而且说到做到。下官绝不会饿着他们。但是也不会任由他们浪费。”
来济点点头道:“粮食来之不易,理应如此啊!”
李治也是点点头道:“诸位爱卿,朕看你们都误会韩艺了,他并没有想要饿着学员们,或者说故意刁难他们,只是为了帮助学员养成一种节俭的习惯,虽然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是朕也觉得应该这么做,如此一来,既不会饿着学员,又不会出现浪费的情况。”
那些大臣纷纷低头不语。
李治也是点到即止,对他们还是非常宽容的。
忽听一人念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出声之人不是别人,正是那崔义中。
众人先是转目一看,又顺着他们的目光往上面望去,只见墙上写着四句诗。
长孙延好奇道:“这是谁写的?”
长孙无忌诧异道:“延儿,你没有看过么?”
长孙延摇摇头。
韩艺忙道:“太尉,这——这是下官今早才让人写上去的。”
李治问道:“那这诗?”
韩艺讪讪道:“不才,也是微臣作的,微臣希望能够以此来告诉他们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一人突然道:“此诗纯以意胜,不在言语之工,看似通俗易懂,也是难道一遇的佳作,能有幸见到这首诗,实在是不虚此行。”
此人正是谏议大夫萧钧。
又听一人感慨道:“简简单单的四句话,却让人感动不已,天下农夫皆是可敬可叹,只觉浪费粮食,即便是造天谴亦不为过。”
这人更加不是别人,正是韩艺的老丈人萧锐,他倒不是来针对韩艺的,只是他听说皇帝要来这里巡察,担心萧晓会做出什么大逆不道之事,于是才赶了过来。
不少大臣都对这一首诗赞不绝口,至于刘芾等人哪里还敢说韩艺逼迫他们的孙儿捡地下的饭菜吃,天谴都不为过啊。
李治见大臣都对韩艺这首诗赞不绝口,也觉得倍有面子,笑道:“韩艺,说你满腹经纶吧,那恐怕就还差了不少,可若说你才疏学浅,你却总能作出这等佳作来,难不成你真是一个天才?”
韩艺忽悠道:“回陛下的话,这一首诗并非是微臣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全靠微臣的父亲。”
李治好奇道:“你父亲不是一个农夫么?难不成你父亲也是怀有大才之人?”
韩艺摇摇头道:“回禀陛下,是微臣平时在思念父亲时,出现最多的画面,就是父亲在烈日下。躬身于农间干活时的情景,因此才作下这一首诗。”
他来来回回就那么几招,不是因为老婆,就是因为父亲。
但是好招不怕用第二遍,这一首诗让不少大臣觉得农夫是非常伟大的,而这首诗恰恰又是因为韩艺的父亲而出。因此那些常常以韩艺的出身为借口,抨击韩艺的人,怎还敢这么说,农夫是伟大的,你凭什么抨击他们,没有农夫你饭都没有吃,这一首诗其实就是在帮韩艺在打那些人的脸。
至少今日没有人再敢拿韩艺的出身说事。
长孙无忌心如明镜,嘴角含笑,这小子还真是一个奇才。他当然知道这是韩艺有意这么安排的。什么时候写不好,偏偏在这个时候写上去,不就是希望让李治看到么。由此可见,韩艺是早就料到他们会来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