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新的篇章?(第 2/4 页)

    武媚娘嗫嚅几回,最终还是忍住没有做声。

    散会之后,李治刚出两仪殿,就冲着身边的武媚娘道:“你知道你方才在说什么吗?”

    他真是气得不轻,因为他是再三考虑过的,权衡利弊,还是认为此时和解对于大唐是非常有利的,另外,他的身体情况,也让他的锐气减少不少,要倾尽全力去消灭吐蕃,始终不符合大唐的利益,防止吐蕃往这边扩张,这才符合大唐的最终利益,吐蕃要去天竺,想拦也拦不住,天竺又不是属于大唐的势力范围,那就由他们去吧。这原本谈得也好好的,一切都如李治预想中的在进行,就是武媚娘方才插了那么一句嘴,差点就将武将给**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可能又会有很多变数。

    武媚娘道:“陛下,臣妾当然知道臣妾在说什么,臣妾始终认为吐蕃人是决计不能相信的,陛下只能将此事作为缓兵之计,而不能当做是长久之计,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如何消灭吐蕃。”

    “真是妇人之见,这事不用你操心。”

    李治说完就快步离开了,他本来就不希望武媚娘干预军国大事,他让武媚娘坐在这里,只是让她知道是怎么回事,你就当个哑巴,没想到武媚娘不但出声,而且意见还跟他相左,事先又没有跟他商量过,这可是令他很不爽,夫妻不能共事,这是很有道理的。

    当然,以前他可不敢这么说武媚娘,他还是有些惧内的,但是因为红尘,因为那场危机,什么难听的话,他都已经说过了,有了第一回,就肯定会有第二回,另外,武媚娘在朝中的势力已经被粉碎,所以他也不是那么害怕武媚娘。

    武媚娘看着李治气冲冲离开的背影,不但没有丝毫的不快,眼中还藏着一抹笑意。

    ......

    “唉......。”契何力一声长叹,朝着阿史那弥射、薛仁贵等一干将军道:“各位,其实我是赞成皇后的建议,这吐蕃不能相信啊!”

    薛仁贵道:“话虽如此,但是中书令他们说得也有道理,如今国内发展的这么好,现阶段与吐蕃和解,对于我大唐是更加有利的,贸然开战,只要不能速战速决,我们也难以向天下百姓交代,陛下这般考虑,也是能够理解的。”

    阿史那弥射道:“其实中原百姓对于吐蕃没有什么好感,关中将士也想打仗,只不过如果出兵的话,吐谷浑和西北地区就成为第一战线,那两边都在全力发展,他们肯定不想发起战争的,要得不到他们全力支持,我们还真不一定打得赢。”

    契何力道:“这我当然明白,不然的话,一开始我就会反对。”

    种种的一切迹象也反应出大唐对于吐蕃复杂的心情,别说平原,哪怕是山地,大唐也早就动手,偏偏是高原,而且这么高,要打上去,成本太大,获利太少,偏偏此时吐蕃还是一个统一的政权,将所有风险摊开来看,和要远胜于打,就是这么简单。

    在李治做出决定之后,韩艺开始与钦陵展开更为深入的谈判。

    经过三日的谈判,最终达成了一系列的互信友好协定。

    首先一点,吐蕃还是属于大唐的藩国,维持原有的进贡与册封体系,吐蕃要换赞普,必须李治册封。

    其次,吐蕃减少在吐谷浑边境的驻军,不能超过两万,而大唐方面不能增加在吐谷浑的驻军,维持原有的四万驻军。

    这也是双方争论的焦点。

    吐蕃方面当然希望同等规模的兵力,但是韩艺也拿出许多非常有力说法来,我们这四万驻军,那是防守吐谷浑的整个境内,吐谷浑只有少量的部队,而且是专门保护女王的,吐蕃在这边的驻军,就是冲着吐谷浑这一点来的,而吐蕃的奴隶就是士兵,百姓也是士兵,随时可以调集起来,我们那是职业兵,除非吐蕃方面将当地的年轻男子减少到两万,那大唐就愿意,况且,那边还有白兰部的军事势力。

    你们必须减少到两万才能平衡。

    最终还是钦陵妥协了,这是非常有诚意的妥协,怎么能够证明,吐蕃不再觊觎吐谷浑的领地,很简单,将兵撤走。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清要完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晋末长剑 蜀汉之庄稼汉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星海王座 大清要完 撩神[快穿] 办公室潜规则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明末逐鹿天下 大汉帝国风云录 冰川天女传 不是吧君子也防 嬉游花丛 木叶之风暴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