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念之间(第 2/4 页)

    张德胜道:“好像司空肚子有些不舒服,刚刚入宫就去茅房了。”

    李治点点头,目光一扫,愠道:“昨日百姓来到南门前告御状的事,你们也应该听说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都闹到朕的皇城前面来了,你们前面不都是说,韩艺引起了众怒,不平息,不足以平众怒吗?朕看好像不是这么回事?今日还许多大臣上奏,都支持韩艺。”

    许敬宗立刻跳出来道:“陛下,这分明就是韩艺暗中怂恿那些人来的,故意捏造是非,而且朝廷只是请他来调查,都还未有定罪,就有这么多人来为他说话,这不是结党营私,聚众闹事是什么?朝廷应当杀鸡儆猴,否则的话,这百姓动不动就来皇宫闹事,制度何在?律法何在?此例不能开啊!”

    李治看了眼许敬宗,点了点头。

    来济突然站出来,道:“陛下,微臣有一事不明。”

    李治道:“说!”

    来济道:“韩艺出身卑微,也只是一个五品朝散大夫,他有什么资格能够令这么多人为他说话,这事实在是令微臣费解。”

    许敬宗一惊,你们也是贵族,你们怎么帮韩艺说话。

    李治怒道:“朕也想知道究竟是为什么?”

    韩瑗起身道:“陛下,自古以来,但凡祸乱,要么因为天灾,要么因为有不平之事,近几年,关中地区风调雨顺,并无天灾,那么定是因为这世上有不平之事。依臣之愚见,此事主要是因为朝廷一方面对外宣扬求贤若渴,任人唯贤,给予许多寒门希望,但实际上在官员提拔和任用上,出身却是主要的升迁考核,以至于寒门心中积怨已久,恰好因大唐日报爆发出来,此乃旧疾,非新病。”

    “话不可这么说!”

    许敬宗道:“自古以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上有下,如此国家才会和谐,若坏此规矩,可遭大乱。此非疾,而是药。”

    韩瑗道:“既然如此的话,那就应当废科举,回到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朝廷一方面说推崇尚贤之风,一方面又因出身论高下,制度与实情相互矛盾,这迟早会出乱子的。”

    科举是隋朝建立的,隋朝以前是九品中正制,唐初等于处在一个过渡时期,门第之风尚未褪去,科举尚未兴起,导致唐初时期选任官吏是受到两方面影响,制度也是模糊不清。

    许敬宗针对的是韩艺,他当然明白肯定不能回九品中正制,不然就真会天下大乱,于是道:“韩侍中,此乃另一回事,而且此事是数百年来累积而成的,牵扯诸多利益,当徐徐渐渐,不可轻举妄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而韩艺蓄意挑起这场争斗,其心不轨,若不重处,何以服众。”

    韩瑗道:“许学士你此言有失偏颇呀。此番争斗非韩艺挑起的,当初韩艺在朝堂之上提出拒绝的权力与尚贤之风,陛下都已经首肯了,但是有些人却大肆抨击韩艺破坏礼法,上奏弹劾韩艺,韩艺这才反击的。”

    “够了!”

    李治突然出声打断了二人的争论,瞧了眼崔义玄道:“崔大夫,你以为呢?”

    崔义玄当然是反对韩艺的,他可是苗正根红的清河崔氏出身,但是现在这事闹到这地步,直接涉及到国制,他也不敢乱言,道:“陛下,老臣认为还是等司空来了再做定论。”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不是吧君子也防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清要完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嬉游花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世子妃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木叶之风暴之主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