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八百六十三章 寒门扛把子(第 1/4 页)

    这一番慷慨激昂的论述,真是行云流水,精彩绝伦。

    但是在一众大臣耳里,却如同死亡的丧钟,个个都是大汗淋漓,尤其是山东士族,真是汗流浃背。

    其实任人唯贤,任人唯才,甭管昏君、明君都会这么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问题是韩艺这分明就是若有所指呀。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氏族志。

    这《氏族志》可谓是李世民人生中一大败笔,他过于的乐观,也过于的想当然。

    当初李世民一边强调取得政治地位不能靠传统的姓氏、家庭地位多么高贵,但转过脸来又重新规定出民系高低排列等次,使当朝高爵显位者又得世代相袭。

    因此《氏族志》仍是一个抬高士族地位、贬仰庶族地位的“贵族谱”,那么百姓还是有这个士庶概念。而士族是文化、礼制、经济的代名词,并非是官阶的高地,那相比之下,百姓当然愿意去推崇底蕴深厚的山东士族,毕竟他们的爸爸爷爷都告诉他们,山东士族多么多么厉害,而不是那一群开国武夫,所以这么一闹,山东士族的名望不减反增。

    除此之外,在当时关陇门阀也学习山东士族,互相联姻,集团日益钩连扩大,最终形成了足以抗衡皇帝的关陇集团,贞观末期其实就已经呈现出来了,李世民看明白了这局,但是他也没有办法,这才有了李勣这一条暗线。

    就李治的角度而言,《氏族志》没有帮到他任何忙,反而令他多出非常多的困难来,真的是食之无味,弃之不孝。

    李世民心里肯定也后悔,因此他后面都没有怎么提这事了。

    因而士族阶层很郁闷,尤其是山东士族,他们不能赞成《氏族志》,因为他们以前一直都反对,但是相比起没有的话,他宁可这《氏族志》存在。还有韩艺屡屡强调的任人唯贤,这话谁敢说错,反驳的人不是不打自招,自己是关系户,靠关系才爬上来的。

    不得不说,这一招还真是有够阴的。

    朝堂上是静的可怕。

    李治目光左右一瞟,倒也没有表露太多来,呵呵道:“说得非常好,父皇在世时,也经常告诫朕,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其实朕一直以来都是求贤若渴,你韩艺站在这里,朕相信就是最好的证明,朕也希望各位爱卿能够踊跃向朝廷推荐人才。”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至于《氏族志》么,这可是先帝亲自修订的,岂能轻易废除,此事勿要再议。”

    大臣们听得同时松了口气,任人唯贤,这口号哪个皇帝不喊,而且李治还是让他们多多推举人才上来,他们当然首推自己人,心中甚是得意,你这皇帝还是离不开我们,如果说李治废除了《氏族志》,那就不是任人唯贤这么简单了。

    李治又朗声道:“另外,朕还有件事想要说,就是关于那一份大唐日报,朕觉得里面的内容有许多可取之处,尤其是那些符号,朕觉得非常之精妙。朕也希望爱卿们每人都看上几遍,然后将你们认为可取的地方上奏告知朕。”

    话锋一转,压抑的气氛立刻变得轻松起来。

    大臣们也是长出一口气,齐声道:“臣遵命。”

    “退朝吧!”

    “臣等恭送陛下。”

    这李治一走,孤军奋战的韩艺顿觉如芒在背,不少大臣步往大门,目盯韩艺,目光中充满了敌意。

    由此可见,此事绝不算完,即便皇帝点头,那也没用。

    “呵呵!”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不是吧君子也防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清要完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嬉游花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世子妃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木叶之风暴之主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