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隋唐英雄传?(第 1/4 页)

    满满都是套路啊!

    欧阳修的套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韩艺的套路却是醉翁之意不仅在酒。

    哪怕是崔戢刃他们,也只是看到胡汉融合这一点,无人想到这里面原来还包含着这么一层意思。

    如果韩艺不说,估计也没有人想得到,可是这一回,即便李治不问,韩艺也会找机会告诉李治的,因为这对于李治是百利而无一害。

    对于君主而言,讲究的是,乱世重武,盛世求文,这是不变的定律,太平盛世,若还行尚武之风,那只有往君主头上武,哪个君主会这么傻。

    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但凡开国初期,总是有一帮能征善战的名将,越往后就越青黄不接,即便中期出现的名将,那也是多半是因为国难当头,像岳飞、戚继光等人都是如此。这就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说天才一定会慢慢变少,只是说乱世天才都去打仗,盛世天才都去治国了,这才是根本的原因。

    李治现在也面临这个问题,他现在得重文轻武,毕竟唐朝尚武风气太盛,人人都佩剑,朝中武将那都是一言不合就开打,这在太平盛世就过了,但是唐朝又得往外扩张,为什么李治尤为的看重丝绸之路,打高句丽,是一推再推,但是打西突厥,出兵比谁还快,这就是因为因地理的关系,这西有高原,东有海,唯一的出路就是丝绸之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都没有做到这一点,要是他能够触及西域,那绝对有资格竞争千古第一帝,可这样的话,就不能太轻武了。

    如何平衡文武,一直都是君主最大的难题。

    想那两宋就是矫枉过正,赵家的人见唐朝尚武,这地域虽辽阔,但一夕之间,就天崩地裂,自此武将割据为政,天下四分五裂,那我大宋就尚文得了,武将在宋朝的地位都快跟商人差不多了,结果两宋就是苟延残喘三百年,一直被打得抬不起头来。

    可见以史为镜也不见得就是正确的。

    “你继续说下去!”李治不露声色道。

    韩艺道:“敢问陛下,军人为何而战?”

    李治道:“自然是保家卫国?”

    韩艺笑而不语。

    李治瞧了他一眼,道:“你以为呢?”

    韩艺道:“请陛下恕臣直言,臣的家乡也有不少人入伍,可是无外乎两点,要么就是为土地,要么就是没办法,被迫服役。”

    李治没有做声,这事实啊,没钱谁会愿意为你卖命,而且年年都有逃兵役的。

    韩艺道:“换而言之,对于军人而言,有奶便是娘。但是这对于国家而言,是非常危险的,稍有松动,只怕有些心怀不轨的武将立刻会拥兵自重,但是仅凭武将一个人,就算他再厉害,只怕也翻不了天,他还得忽悠下属跟随他,而他忽悠的手段,无非就是财富名利,那么此等祸事的根源,还是在于军人为何而战。因此臣认为只用制度来平衡,无法做到万无一失,只有注重军人教育,以及宣传军人形象,让人人都以自己身为军人为傲,但是这傲从何来?那当然就是从保家卫国的使命感而来。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大清要完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明烟火 蜀汉之庄稼汉 红楼琏二爷 大唐腾飞之路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机战之无限边境 沉溺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万历明君 大清要完 木叶之风暴之主 秘密部队之龙焱 希腊神话 江湖三女侠 巡狩江山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穿越兽世当神棍 红楼琏二爷 嬉游花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