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三十三章 听审前后(第 4/4 页)

    “骠国……”

    我楞了一下,才想起来,这个故国应该属于后世缅甸的大部和老挝的部分地区,

    历史上,由数十个部落和城邦构成的所谓中南第一大国,不过这个大国水分颇大,虽然号称属国三十六,小邦七十二,所谓的国王,也不过时其中实力最强的盟主,因此更迭内斗激烈。

    更兼北方的南蛮新霸主南诏崛起,侵入伊洛瓦底江上游,几次焚掠过骠国王城,后来南诏为梁公所灭亡后,其故地几乎便成了大唐的南平都督府,南诏蒙氏王族几乎被斩杀殆尽。

    仅存王子凤伽异一脉,被俘获到长安自此泯然于史志,另一只以王叔蒙失虎为代表,作为带路党归顺了平南大军之后,得到了唐军暂时所不及的伊洛瓦底江上游,作为残余臣民的栖身之地,自此不敢东望,而是生聚数代全力向南开拓,从骠夺得了不少的版图和人口。

    并与当时的南海都督府相互配合,最终贯通和休整了所谓的红河航线,自此剑南(四川)、南平(云南)到黔中(贵州)的人口物产,可以沿河而下,乘船换转数地,而直达安南都护府治所——交州郡(今河内)的出海口。而不用再千里迢迢的周转内地的丛山峻岭。

    只是这么一条新兴的黄金水道,自然少不得一番波折和是非,所谓的经济动脉之旁岂容异类外族。

    因此,南朝兴起后,只是延续南海都督府时的方略,继续蚕食和吞并女王国、西单国,金齿国,最终占据了骠国的大部分领有,包括后世缅甸沿海,以及平原和河流居多的南部到中部,设立东单路十三州,作为安南西道的分属路,对于缅北山区就兴趣乏乏,通过扶持一些蛮人土族的小国,作为藩贡臣属相互牵制。

    所谓习山地而善战的骠子兵,也成为南海都督府对外开拓时代的重要藩兵来源之一,至今仍旧活跃在西海道的军事序列中,但是同样的,当地开化有限而民风彪悍,北边各种部族的残余,一直在试图反抗国朝的统治。

    为了巩固和消化这些新旧疆域,同样也牵制了国朝相应的驻屯军力,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来维持和保障,这也是国朝空有数十万大军,确实无法全力投入北伐的缘故。

    除了延边五路和畿内的中军外,就基本都是维持和屯垦、开拓性质的驻屯军,动员和调遣起来旷日持久,至于非常规性质的部族藩兵和诸侯的土兵,大多数守土有余而进取不足,长期远离家乡作战的话,战斗力和意志都要水准大跌的。

    因此很多时候遇到民变或是土族反乱,都是靠水师配属的海兵队,作为机动应急力量,再酌情从附近的州郡和军镇,调兵过来镇压和清洗的。

    只是这次安远州叛乱实在拖得太久了,而在背后牵扯到的东西,也是错综复杂,连我这样在前线经历过大多数事情的人,也有些看不清了。

    但按照谜样生物的消息来源,再结合这段时间路边社和抄坊那里收集的信息渠道,通过第五平的参佐小团队过滤和归总,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

    我离开的这些日子里,广府的朝堂似乎又发生了一些事情,因此围绕在当事人高宠的态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随后我在听审会上的所见所闻,多少印证了这种猜测,事情似乎已经尘埃落定了,因为接下来下的时间里,不过我在军监厅设立的临时会场里,在各位明显心不在焉的三司要员面前,走个称述和见证的过场而已,连例行公事的提问和质证,都有些敷衍了事的味道。

    唯一认真的,恐怕就是负责记录的书吏了……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处理态度,让原本准备了一肚子腹案的我,颇有些难以适应和错位感。

    不过我出来的时候,早有一名亲兵摸样的人等候在门口,当场客气的给我送来了一份请帖。

    “旬休沐日,高经制于物华轩会宴亲朋,敬请赏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红楼琏二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