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八十七章 时逝(第 4/4 页)

    野外猎物满地走,就等人去打之类的段子,终究是小说家之言的yy的,不然这世上营养和经济状况最好的职业,就该是猎户了。

    而在几次增补和后方遣送之后,在我的麾下已经拥有了九个都,近三千人的编制,每都皆是按照两队铳兵,一队矛手一队白兵,外加若于辎重的战团编成。

    其中第一都乃是标兵队扩充而来的,用炮组和少量掷弹手,以及骡马队加强的模范都,只是其中第一队还是叫标兵队而已,是我直属的机动部队。

    第二都到第五则保持基本满员,算是我老底子组成的基本部队,只参杂了少量额外挑选的前官军作为补充,他们的特点是没有家室,也没有多少牵挂,利于集体的吸收转化,也是日常作战的主力。

    按照惯例,其中也有一队也是老兵居多的重点队,便于日后的扩编,此外将打得比较准的人击中起来,设立一个都头直属的猎兵什,同时也充当某种军法和督战队。

    而第六都到第九都,都是不满编的预备都,用那些陆续补充过来的官兵编成的,只是骨于都由我的人充任,装备上冷兵器占了一半多,主要用来承担日常守备任务。

    因为骑兵补充不易的缘故,教导队还是老样子,只是其中部分人填充到新部队去作为骨于,又从老部队挑选补充了一批而已,不过辎重辅兵和骡马队都扩张了不少,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输送团。

    但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在日常心态和阅历上的成熟,虽然对于改变这个时代或是结束这个乱世的远大目标,还是遥遥无期摸不清头绪,但对于如何壮大自己,却有了一定的思路和方向。

    比如:在漫长而拉锯的战斗和清剿中,我也见识到了这时代局限下,所谓民众立场软弱和容易动摇的另一面,

    虽然仇恨和亲缘关系,足以成为遍地叛乱的土壤和养料,但是一旦他们所承受的苦难、伤痛和恐怖,远远超过某种极限和临界点,就很容易自然的,迅速转向另一个逃避残酷现实与拼命绥靖的反面。

    就像某位历史名人说过的,将敢于反抗的大多数硬骨头都杀光后,剩下的就只有绥靖和妥协的软弱者重新占据上风,死人是不会出来说话和表态的。

    因此在官军大势的重压下,甚至有人因此走向另一个极端,为了自己和家人能够苟延残喘的生存下去,出现自下而上的出卖和背叛,都成为名正言顺,或是理直气壮的频繁行为。

    一心“舍生取义”或是破罐破摔,抱着决死之意的人固然不少,但是想方设法让自己活下去的人则更多,当这种牺牲和代价从她们自己身,扩散到他们的家人,他们的亲族,他们重视和熟悉一切的时候,什么口号和主张,都是格外苍白无力的。

    毕竟叛藩内部,也不可能永远是一块铁板的,在官军的重压下,也有各自的诉求和立场,在外失强援,内无后继,活动范围和控制力,都越来越缩水的情况下,于是各种形形色色的相互拆台和内讧,背叛和出卖的闹剧,就这么鲜活的一幕幕上演在我们面前。

    那些被战争折腾的疲惫不堪的“义民”,主动杀死自己曾经敬爱或是拥护的藩主乃至宗家,然后绑缚了家眷亲人,前来向官军输诚,只是希望官军能够体谅地方,不要再搞什么清野坚壁的绝户手段。

    于是乎,我几乎是亲眼见证了,唐太宗留下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大道理,在这里从另一种角度的阐释。

    我这次进击的目标,当地人指引的一处山村,也是流亡当地叛藩之一,前泊藩项氏残党的据点,据说其中还可能有重要人物的身影。

    代价不过是几车军用口粮而已,相比容易霉坏的米面,这个口感奇差的东西,至少可以存放到明年开春的,战争带来的伤害,对于底层人民几乎是双向的,无论是叛军还是官军,有能力话都不会给对方留下任何利用的物资,

    而在耽搁了农事之后,这些原本一年两季到到两年三季产出的地区,很多人家都没法安然度过年底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骗了康熙 大唐腾飞之路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嬉游花丛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冰川天女传 全唐诗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办公室潜规则 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