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十六章史话(第 4/4 页)

    奔走维持联军号令统一的正定帝,突然暴毙在军中,联军大乱,竞相猜疑,而互指为凶攻杀不休。

    浪费了一个月后,待到西北勤王大军的前锋杀入关中,面对的是一群元气大伤的联军,而且伤病满营,人人思归,许多诸侯的部曲,也自暴自弃的肆意烧掠。

    群龙无首,各不服众,无心继续巩固既有的地盘和势力,就不得不各自行事,争夺讨还,最后连沿途军镇和城池纷纷翻脸反复,

    在前有追兵后有截击的情况下,被称为戊己之难的大撤退,变成可怕的死亡之路,从关内到荆湖的千里行程中,最后能够成建制回到岭南的只有寥寥几家。

    号称二十万北伐的联军,岭内岭外加起来,已经不足十之二三。

    这次惨败带来另一个后果,就是几乎家家户户损失了一代子弟的南海诸侯,对此讳莫如深,虽然又有号召北伐之举,但是响应者已经寥寥,

    另一方面出于对深入内陆作战的惨痛教训,他们更喜欢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靠近海岸和河流水运的地区作战,然后通过控制和扶植,当地区域势力的代理人,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和利益。

    虽然名义上严惩了,最先丢下联军撤退的南海梁氏军帅数十人,但是南海梁氏的号召力和威望也因此收到的损害,却是难以估量的。

    再次举兵抗击进犯岭外之敌的时候,只有一些与梁氏羁縻较深,或是政治经济上从属和依赖,的中小领主和诸侯势力,不得不做出相应的姿态。

    支持北伐的家主,人称国姓公的梁元平郁郁而死,梁氏内部发生了激烈的权利争斗。亦有传闻说,这是出卖和背弃正定帝的代价。

    新都广州一片风声鹤会,豪门权贵争相夺船出海,奔投对岸乃至安南远藩,亦有建议迁都对岸南海梁氏老巢腹地——琼州。

    不过梁氏终究是南海第一大藩,多年底蕴亦是人才辈出,内乱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被来自安南的分家给消弭。

    继任的家主,初代幕府的柱国大将军梁承业,委实一代人杰,不但稳固了人心离散的岭南诸道的基本盘,还亲率新慕之师,一度将战线重新推到了闽中——两泽,江西——荆湖,巴东——蜀中的一线。

    虽然很快就丢掉了,但是也保全了岭南之地,岭外从此再未闻兵火,后人依靠他守住的岭北外出的要地而徐徐北图,长久渗透和侵攻之下,才有了现今五路招讨行司的格局

    当然,后世也有流传的阴谋论说,所谓永嘉大进军的最后功败垂成,此乃建立初代幕府梁氏当主,借刀杀人的专权手段,不但减除了家族中的激进派,还一举数的极大消耗了哪些海藩诸侯数代集聚的势力和资源,令他们不得不低头,交出相对独立的戎务军征、财赋、刑名等三权,成为相对稳固的幕府体制的一部分。

    这种阴谋论一度甚有市场,成为后来所谓集权君上的光化党人,或是复古封建的维新党人等政治派别,乃至统制派,正定会等史上,许多反对势力的始源。

    重建南海梁氏为主的岭南朝廷,为了纪念领导北伐的正定帝,而推举其遗腹子继为新君,建立起一套虚君幕府摄政制,延续至今亦有十一代,百余年历史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嬉游花丛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冰川天女传 全唐诗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办公室潜规则 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