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求助与自救(第 3/4 页)
“最好是善于处理各级政务,治理地方,乃至熟悉刑名、钱粮、户籍等,各级官府机构日常运作的人……”
“不一定限于有才学之辈,经验和资历丰富之人也可以考虑……”
“并且可以连带保全他们的家人……”
“这里有本部和踏白军联署出具的征募公文……”
“你可以拿去便宜行事好了……”
“如果有所妨碍,也不要怕花钱……”
“他们谋取的的是眼前之利,而我们看的是长远之计……”
“两者多数时候并不冲突的……”
虽然这为说的是轻描淡写,但连治理一方这种话都说出来了,又怎么回事什么简单的任务呢,虽然早就知道这位志高远大,一贯所图非小,但这未尝也不是一种对自己变相的鞭策和试练呢。
他如是想着,目不斜视的行进在街道中,直道被街道上一个突发的变调声音打破。
“韩衙前,韩衙前可曾记得东门外给您牵过马的小吴……“
却是一个被几名士兵团团围住正在叫骂踢打的本地人,他几乎拼命挣扎着,用最大气力声对着这个方向,嘶力竭的喊道,
似乎发现了什么,那些正在殴打和捆绑的士兵,也有些讪讪然的停手下来
韩良臣不由叹了口气,无法逃避的过往,这就遇上了么,轻轻拍马上走上前去。
事实上,当他身先士卒亲率教导队,与那些拼死突围的江宁军兵,对阵厮杀于夜幕之下的时候,本来就微乎其微的羁绊,也彻底淡然无存了把。
纷乱嘈杂的江宁城中,唯一生活水准没有太大变化,就是这些航淮河上的画舫人家和遍布两岸的行院里行。
这些来自风月蔽菽的女子,自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变相保护和自我救济。在那些军将进城的第一时间,就聚集了一批人去迎接。
因此在这些地方,居然少数没有遭到进城梁军抄掠,也甚少乱兵滋扰的安全区,甚至因此庇护了好些逃难的士民,不过也就如此了。
她们放弃了昔日的嫌隙和争端,合力起来用女性独有的武器,为这个令人鄙夷的行当,撑起一份天空,当然不是为了做善事而已。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